Thursday, December 31, 2020

060 :最______的一年

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

虽然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
这个月也只更新了两篇文
(在最后硬硬更两篇好凑够60篇),
所以我跟自己说,
今天无论如何,
都一定要写一篇,
好让这多事的一年,
可以有个完美的句点。

2020年,算是我目前人生转折比较大的一年,
曾经一度陷入长时间的焦虑、迷茫、低迷的状态,
却也及时在年尾的时候,活过来了。
让我的2020年在最后,
从黑暗的迷雾中,
慢慢散发出一点光。

在写这篇回顾2020年的文之前,
我给自己做了几个深呼吸,
让自己的心情恢复平静,
让自己的状态回到当下。

然后开始慢慢回顾这一年所发生的事……

就在我打下第一行字时,
我的眼眶就不知觉地开始泛泪了。

或许在别人眼里,
我这一年过得并没有怎样,
但其实,我过得非常辛苦。

不管是,
六月前在做着与我想要的相差甚远的工作,
还是六月后无业待在家的迷茫焦虑失眠期,
都让我身心煎熬。

朋友在波德申时对我们的倾诉,
为什么我可以如此明白他的感受,
因为他所倾诉的一切,
我几乎都曾经体会过。

自己身处黑暗却看到别人活在阳光下的焦虑,
想爬出来却浑身没力无计可施的无助感,
想努力往前迈进却不知该何去何从的迷茫,
渴望从别人身上得到答案但其实能回答的只有自己。

庆幸在接近最后的十一月,
自己开始恢复日常生活的节奏。

找到可以顺利睡着不失眠不多梦的睡眠诀窍,
终于做到早上起床不赖床外加心情好到加零一,
身心开始有空间可以放新的东西,
让自己可以报名上自己想上的课程。

也因为上了一个新的课程,
而找到了一份自己蛮喜欢兼职,
也在2020的最后一个月,
因朋友的推荐,
而找到了另一份兼职。
.

在2020年里,
我学到了很多,
而其中我觉得学到最重要的技能,
就是坦然的表现自己

我觉得坦然就是坦白+淡然。
上网查到的是:
『形容心里平静,没有顾虑的样子。』

当我开始坦然的面对其他人时,
我的焦虑减少了很多,
同时心里也平静了不少。

当我开始坦然的告诉其他人:
“我现在无业中。”

朋友开始介绍各种适合我的工作,
也有朋友打来邀请我一起合作。

坦然的展露自己,
让我得到了很多。

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照顾和存在,
(对,你们的存在对我来说已经是件值得感谢的事情了)
感谢家人的体贴和谅解
感谢自己这一路来的不容易和不放弃自己。

我相信在接下来新的一年,
会更好的。
.

标题是:最__________的一年。

可以是
最有行动力的一年,
最迷茫的一年,
最辛苦的一年,
最有收获的一年,
最多启发的一年,
等等等。

邀请你在空白上填上属于你的一年。

而我,是学习到最多的一年。

不管是对你来说很不错或是非常糟糕的一年,
它都已经过去了。
这一年过得很好的,就继续保持或变得更好吧。
如果过得很不好,那就让自己在明天从新开始吧。

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
自己会比现在更好。

明年也请继续多多指教。

🌻

(太好了,赶上看五月天的跨年演唱会)

059 :你不需要很厉害才能开始,但你需要开始才会很厉害。

这一篇是我在2020年11月14日投稿给杜律师的文,但可能是没什么可看性吧,也没看到杜律师发布出来,所以我决定在2020的最后一天,把它稍做更改后发在这里。同时也让自己在今年度过的一些黑暗时期,让它就这样留在2020年里吧。

明年,我会更勇敢(厚脸皮)。
.

这是一个90后从颓废深渊一步一步爬出来,重新建立自己的故事。

今年6月,我辞掉了工作,因为我觉得自己没办法继续在那份工作中做下去。

为什么呢?因为我连好好地坐在办公桌的位子都做不到。当身处于办公室里时,头昏脑胀、烦躁、焦虑、窒息等感觉,一股脑地涌上来。我感觉连站稳,都已经用尽了我所有的力气。

这是一份类似Admin的工作,每天只需处理文书工作,以及一些简单的会计和人事工作。不是这份工作很繁重压力,相反地,对于我,这份工作太枯燥乏味了。感觉自己就像个机器人,每天重复着一样的事情,离自己想做的事情日渐距远。

所以,我逃了。

其实在这份工作之前,我做的是一份蛮有挑战性的Marketing工作。在一个严厉但有料的上司底下学习了很多,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学,新的挑战做。虽然有时会感觉累但我却乐在其中,就所谓的“身苦心不苦”。

但后来因为部门人手不足的关系,也一直请不到合适的人,我一人被当两三个人来用。几乎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多,在休息的星期六跑回去上班,和看门的Jaga及负责锁门的外劳变熟了,因为几乎每天都是我最后离开。

结果把自己给搞垮了,甚至有阵子陷入了轻忧郁的状态。我也是从那时起开始思考,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熬了将近一年,我终于辞职了,接而转去这份Admin的工作。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对于一向自我要求很高的人来说,逃避是一件羞耻的事,但我却用了两次。这一次我决定放过自己,停止鞭策自己。

因为平时的储蓄习惯和比较低的物欲,还有家里也不用等着我的钱开饭,让我有一笔足够的存款,可以暂时不用工作。所以我决定给自己3个月的时间,沉淀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寻找一条新的道路,然后重新出发。

辞职待在家的期间,6月7月我都很有干劲。我找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短期课程或讲座来上,以此来探索及确认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个过程真的很愉快,我很享受在学习上面。

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课程都搬去线上了,也使报名费比之前要便宜很多,让我成为了这当中的受益者。我把那时候政府给的RM500全部用在网课上了。

不过,到了7月中左右,我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太好。我开始听不太进去,吸收不了课程内容,无法专注上课。所以我开始断了上课,让自己放空一段时间。

而颓废的深渊就此开始。我度过了颓废以及日夜颠倒的8月。

这段时期,我很大部分时间,都是挂在网络上,我几乎跟我的手机连体了。我看了很多很多的漫画,日夜不停地看。有时也会转换看小说、Youtube影片或听歌。偶尔会看电影或动漫。总之,我完全沉迷于娱乐之中逃避现实。

但随之,心中的焦虑也越来越大。生活变得日夜颠倒,想尝试调整回来,却面对晚上失眠或睡不好(有时还眼光光等天光),白天则精神涣散的情况。

就这样,3个月即将过去。

我越来越受不了我自己。我从来没有这么颓废过。我觉得如果我继续颓下去,可能就会颓一辈子了。

所以,我决定砍掉重练。把颓废的自己砍掉,我要改变,重新振作。

而我的改变,则从9月写的第一篇文开始。
.

其实在8月颓废的期间,我为了让自己重新振作,从书本和网络上搜寻了许多方法。我开始关注一些,关于自我成长的脸书专页和社团,慢慢地从这些人身上,获得了踏出第一步的勇气。

然后,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想要改变生活,只需专注做好三件事:
1. 作息规律
2. 坚持锻炼
3. 持续学习

比起那些什么设定目标、做好规划、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之类的,这三件事相对简单的多了。所以我决定让自己先专注在第一件事上。【作息规律】,虽说是很基本的事情,但我单单要做到这一点,就耗尽了我的心力。

『想要从低谷中爬起来,首先抓回对生活的掌控感,从身边的小事给做好开始,一点一点,慢慢地,把自己给重新建立起来。』

一开始,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但我加入的一个脸书社团里有提到“想要改变生活,可以从写作开始”。社团的主办人也提倡了【100字X 100篇】的微写作计划,他也提过:出于喜悦的行动,会为你带来奇迹。

所以一向喜欢写东西的我,决定从这个开始着手,于9月1日在我的部落格写下了重启的第1篇文章。

开始执行的第一个月,不是很顺利,曾试过断更一个星期,但最后还是写了18篇(为自己鼓掌👏🏻)。我也不好意思分享给其他朋友看,毕竟都是一些自写自爽的文章。

我告诉自己,一开始不要期待可以做的很好。任何人第一次做的成果一定是没这么好的,除非你是天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重要的是完成。以后再慢慢进步就好了。

不过我还是没有做到“作息规律”,而最大的原因,就是我的睡眠质素很差的问题。晚上睡不好,早上起不来。

所以我从10月开始,加入了新的单元【七日不间断挑战】,以每周挑战一个习惯的方式,来推动自己达成“作息规律”。而我培养的习惯,都朝向同一个目标:改善失眠问题,让自己睡得更好。目前已经挑战了以下几个习惯:

1. 每日写一篇文:在睡前尽量清空自己的大脑。
2. 睡前冥想10分钟:冥想的好处很多,我主要是希望帮助降低负面情绪,减少焦虑。
3. 每日阅读30分钟:锻炼专注力,也让自己减少接触网络的时间。
4. 11pm后不碰电子产品:主要是手机和电脑,减低睡前接触蓝光的机会,让身体进入准备入睡的状态。
5. 每日运动30分钟:正在执行中,弄累自己,让晚上睡得更好。

我把每天做到的挑战和有在持续做的习惯,都写在一张日历表格上,做到多少个就写多少个,没做就空着。从9月的很多空白,到10月的每格至少有一个,再到现在11月的几乎每天填满。那股成就感,慢慢建立起我对自己的信心。

到了现在的11月,我整体的感觉真的很好。我也重新开始报名上一些课程,开始规划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也在考虑进修想读的专业。我也渐渐把自己开始写部落格的事,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知道,而目前已经写到第50篇了。

我从未感觉自己的状态如此好过,不但不再感到焦虑,还可以每天早上7点自动起床。行动力提高、专注力提升、做事不拖延、头脑清醒,我已经可以控制脑中那只玩乐的猴子了。

话说,在这里真心推荐每日冥想。如果读书是最有效、最便宜、最快、最简单改变自己的方法,那我觉得,冥想就是最有效、最便宜、最快、最简单改变生活的方法。每天只需十分钟,连续做一至两个月,就可以开始看到效果了。
.

我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让自己重新站起来,而且变得比以往更坚定扎实。我相信,日后的路可以走得更稳更远。真的,慢慢来 比较快。

虽然这当中的过程,既漫长又痛苦,但如果我当初依然以那糟糕的身心状态,去投入下一份新的工作,我相信,那只会是另一个痛苦的轮回。

虽然现在对未来依然有点迷茫和不安,但我对目前的自己,充满信心。就算知道未来的路会遇到各种挑战,我也觉得自己有能力去面对和跨越过去。

我也很感谢身边的家人和老友们对我的体谅。他们的不过度关心,对我来说是最大的谅解。没有过度干涉我的生活,那适时适量的关心,对我来说已经很足够了。

不要让外界的声音影响自己太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沉淀,听听自己的心声,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也不要忽视身体给你的讯息。

只有你自己了解自己的身心处在什么状态,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成为自己,比较快乐。

我坚信,只要勇敢去面对恐惧,并成功跨越,就可以所向无敌。而我害怕的,就是把我那曾经颓废的经历公开于众。因为自我要求很高,所以内心深处不容许自己如此地颓废。但我决定接受自己的这一面,并把它分享出去。

在这个混乱的疫情时期,陷入颓废、迷失自我、丧失方向,想重新站起来,却不知该从何下手的人,应该不止我一个。

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分享,能多多少少,鼓励到一些人。如果你也陷入低谷还没爬出来,我希望可以抱抱你,因为我知道,这个过程真的很煎熬和痛苦。但是,痛苦,或许是疗愈的开始。

我是一个接近三十的90后。现阶段的我,没有事业,没有爱情,但并没有太多的焦虑和恐慌。因为我,拥有了我自己。

谢谢你的收看。祝福你,日日静好。

🌱

Sunday, December 20, 2020

058 :让自己行动的理由

不久前,我报名上了一个关于游戏化教学的PPT设计与操作的《简报游戏力》课程。其实在第一眼看到这个课程时,我就雀跃不已超级心动很想报名了。

有些人在做决定时的思路是:
心动 (我想要!) ⇨ 行动 (报名)。

但我通常都是:
心动 (我想要!) ⇨ 脑动 (等等, 我真的需要吗?) ⇨ 行动 (报名 or 不报名, that is a question)。

而我第一次的选择是:没有报名。

因为,首先自己不是老师,也没有进行什么教学活动,不知道自己上了这课程后有没有机会学以致用,这样贸贸然报名,会不会有点浪费金钱时间精力啊?

我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中,错过了第一次的报名时机。

一直到这个课程开放到第四梯次,
刚好友人陈老师报名了,
刚好我们聊天时提到这个课程,
刚好陈老师一句:来一起加入吧。

我:那我报名吧。

(啊那之前到底是在纠结什么啊?!)
.

在陈老师的那句“来一起加入吧”后,我并没有犹豫很久,第二天就提交报名表格汇款过去了。当我信息通知负责人说我已汇款时,负责人也好奇地问我为啥报名这个课程,问我的工作有在教学吗?(这个负责人认识我,知道我之前是一名上班族)

我回他说:虽然我现在没有做教学工作,但或许日后会有也说不定。而且我觉得这个课程学到的东西不一定只能用在教学上啊,或许我还可以运用在别的地方。

其实,我以前上班时就很喜欢设计PPT了。上司也发现我每次都做得很乐在其中,也做得很不错,所以全部大部分PPT都会交给我做。

当然我也很乐意,有时会为了把PPT做好,而加班到很迟。好几次上司因为需要那PPT带去吉隆坡开会用,而被迫留下来和我一起加班,等我完成PPT好做最后检查(等我的过程就一直催我叫我不需要做到太完美随便一点点没关系)。

而这个课程里,可以学到如何设计和操作PPT然后运用在游戏化教学上。这里有两个点很吸引我,一个是教学,另一个是游戏化。PPT + 游戏化 + 教学,这个组合就足够吸引我报名了。

说到底,会报名这个课程,纯粹是很好奇到底他们是怎样设计和操作的。我很想学。

所以,我会报名的理由其实就是:好奇心作祟 and 想学

(负责人也很佩服我的好学精神😂)
.

后来想想,为什么自己要去做一件想做的事情时,还要思考一堆理由说服自己去行动。难道单单“喜欢”、“想学”、“好奇”,这样的理由就不能被接受吗?

是因为这些理由听起来好像对自己没有利益吧。

从小我们的环境都是这样教我们的,身边的大人,这个社会,都会对你说:做这个干嘛?能赚钱吗?有好处吗?做这个不会浪费金钱时间精力吗?

再加上有金钱、时间、精力成本,还有机会成本等等的考量,所以我每次做决定前,都会前思后想,犹豫不决,无法定案,到最后可能什么都没做成。

会想这么多,或许也只是在找一个能说服自己(或别人)的理由吧。

所以,别人的一句肯定,别人轻轻地推一把,就仿佛让我找到了一个理由,让自己很快地行动起来。

希望日后,
自己也可以在没人推一把的情况下,
跟随自己的心意,
行动起来。

话说,
我因为参加了这个课程的缘故,
刚得到了一份兼职。
这个,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

Monday, December 14, 2020

057 :被文字疗愈

今天再次打开部落格,
发现竟然有朋友给我留言了!
真的超感动的。

一个月前的留言,
我现在才发现,
真是抱歉。
因为我没想到还真的有朋友会点开来看,
所以也没太注意留言的部分。

除此之外,
还发现另一个朋友也找回了自己的部落格。
就算他是不定时更新,
但看到有人一起写文,
就感觉好开心。🌻
.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一天结束后回到家所剩下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
所以总是希望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

而自从我开始写部落格后,
这好像变成了目前最让我感觉疗愈的事情了。
停了两个星期后重写部落格的我,
这个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这久违的写文时刻,
心里感觉超疗愈的。
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心也跟着静下来了。

虽然写部落格需要花点时间精力脑力,
看起来好像一点都不放松,
但当看到这些文字,
逐个逐个地,
随着你的思想和感受,
慢慢地被释放出来,
逐渐构成一篇文章时,
会让你有种成就感。

而当你的想法和感受,
随着这些文字给释放出来时,
那感觉是很疗愈的(我个人觉得)。
.

我写的每一篇文字,
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
每一个都让我很喜欢。
所以每当我看回去时,
都会被自己的文字给治愈。
(自己疗愈自己的概念?😂)

希望日后可以看到更多的留言,
以及更多的朋友,重启部落格。

💚

Monday, November 30, 2020

056 :无以名状的低潮

再次停更了一个星期(超过)的部落格,
我又回来了。

从6月开始,
我有把自己做了的事写在日历表格上的习惯,
而部落格则是从9月开始写的。
经历了这三个月,
我发现日历表格上总会有一个星期的空白,
那或许是我低潮期的规律。

就很奇怪的,
明明前几个星期都感觉自己的状态超级无敌霹雳好到爆,
却在第二天,毫无预兆的,
陷入了无以名状的低落情绪。

看着那11月的日历表,
前三个星期被各种颜色和文字填得满满的,
却突然在第四个星期留了一整排的空白。

我被这不知从何而来的低潮给吓到了,
我以为自己已经不会再这样了。

感觉像再次躺回去海里,
虽然很安静,但也很黑。
告诉自己需要起来做点什么,
但却什么事都不想做。
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
思绪随着海水流荡,
融入窗外的雨声里。

啊,又下雨了。

然后才发现,
这个星期好像都在下雨。
衣服干不透之外,
也没办法像平常一样,
在傍晚时分去户外跑步骑脚踏车吹风看日落。

同时也很凑巧的,
连续在社交媒体上看到,
平常在追踪的几个Youtuber和专页创办人,
都在发帖感慨,
最近陷入了无以名状的低潮,
感觉忧郁没有干劲。

啊,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然后想起之前看到别人介绍的一本书里提到,
忧郁的情绪与天气的变化有所关联。

一定是天气变幻的问题。

嗯,一定是。
.

当发现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陷入低潮,
当发现原来都是天气的问题(推卸),
就感觉自己慢慢从海里抽出来了。

浮出水面的身躯慢慢转向书橱,
抽出一本久未翻开,
却感觉很适合现在的阅读心境的书。

沿着床边缓缓地坐下,
把小矮桌拉到自己面前,
拿起被子盖着身体保暖,
调整出一个舒服的姿势,
然后打开小桌灯,
翻开了第一页。

当时桌上的闹钟显示:凌晨三点半。

久违的失眠。
.

凌晨五点钟,
听到意料之内的开门声,
父亲依旧照常准时起床。
我不动声色地坐在床边,
与小桌灯一起继续看书。

偶尔看不下去的时候,
抬头望一望窗外,
发一下呆,想一下刚刚书中内容的意思,
然后看着昏暗的天空逐渐被照亮。

终于天亮了,好饿。

不过,我好像回来了。

🌔

Saturday, November 21, 2020

055 :跌倒

今天在跑步的时候,
一个脚滑,差点跌倒。

突然就想起,
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跌倒过了。

小时候蛮常跌倒的,
不管是在奔跑时还是骑脚踏车或是玩耍时。
到现在都还可以在膝盖上
看到当年跌倒后留下的一些小伤疤。

现在长大了,
不管是走路还是跑步的步伐,
都比孩子的时候要稳重,
但是好像比那时候还要害怕跌倒了。

长这么大的人了,
走个路都还会跌倒,
好像有点丢人?

除了怕丢脸,
我还很怕痛。
(我真的很怕痛没错)

就因为是长这么大的人了,
已经尝试过各种痛的滋味,
所以才会怕痛。

也因为不想再经历那个痛,
而尽量避免各种会造成痛楚的行为。

尤其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高时,
就越害怕跌倒,
因为从这么高跌下来,应该会超级痛。

所以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胆小的大人。
.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
而这个完美主义背后的其中一个面貌,
是“避免失败”。

因为我不想失败,
所以事情总是想要做到处处完美没有漏洞,
总是为自己设下高标准。

当自己要去做一件“从没尝试过”的事,
或存在着“不确定性”的事时,
我总是会犹豫不决,
迟迟不敢踏出那一步。

就算是要踏出去,
也要在事前做好功课,
搜寻资料、
摸清事情的原由底细、
降低不确定性,
才敢去行动。

这造就了我错失了一些机会和浪费了很多时间。

后来想了想,
或许是我把“失败”看得太可怕了。

或者,我们可以换个说法。

那不叫“失败”,
我们可以称它为 “经验”,
“一个行不通的做法”,
“发现一个不适合我的人/事/物”,
“可以尝试另一个方法了”。

一切都是自己对于“犯错”、“失败”的认知想法。

所以现在正在练习,
容许自己跌倒,
明白跌倒是会痛,
但我同时也有痊愈的能力。

失败并不可怕,后悔才最可怕。

🌵

Wednesday, November 18, 2020

054 :维持至今的习惯

最近刚看完一本关于“如何培养习惯”的书,让我想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在维持着的某些习惯:
  1. 阅读(书和漫画)
  2. 跑步 / 运动
  3. 写日记(有feel时才写)
  4. 经常性笔记(工作、开会、交代、看文章时、看影片时、有想法时)
  5. 保持微笑(与人四目相投时)
  6. 走路时注意姿势(抬头挺胸收腹)
  7. 睡觉时一定要盖被(不管白天晚上不管多热)
  8. 早上起床后洗澡
  9. 起床后收拾床铺
  10. 不在床上吃东西
  11. 东西用了后放回原位
  12. 衣服收回来后立刻放回衣橱里
  13. 出门时自带水瓶
  14. 喝白开水
  15. 喝热饮
  16. 少喝饮料
  17. 少吃煎炸食物
  18. 少吃加工食品(如:蟹柳、香肠、火腿、培根)
  19. 少吃腌制食品
  20. 早上一杯麦片+一粒水煮蛋
有一些习惯,对我来说只是基本的生活方式。但在我上大学后,需要和别人一起生活时,开始接触更多人,看到很多人私底下的一面,才知道,我所认为的“基本的生活方式”,对一些人来说,是如此的不基本。

以上是维持了几年的习惯,目前只想到这些。而近这两个月,则增加了:
  1. 晚上打开部落格写文
  2. 睡前冥想十分钟
  3. 11pm后关电脑和手机网络(尽量)
  4. 一早起来先看书三十分钟(不懂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很想看书)
  5. 起床后先不碰手机
  6. 早晚做好保养程序(对不起朋友,以往我只是涂Toner,最勤劳也就偶尔涂埋面霜)
不懂这些习惯可以维持到几时,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被强迫的感觉,甚至还充满期待感(像写部落格和看书这两样)。

很好奇其他人都在维持着哪些习惯?
.

最近因为终于开始迈步前进了,也在上一些网课,所以变得比之前多东西做。像今天就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把网课的功课做好一份。现在这个时间的我已经是处于低能量(爱睡)的状态。

不过,写部落格,是我最期待的时间。就算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可以写,还是想过来打几个字才爽。仿佛要写完了一篇才有“今天终于结束了”的感觉。

写部落格,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纯粹是作个记录。

看电影时当下的感动,一闪而过的想法,听到与内容很有共鸣的Podcast,与朋友之间的相处……在生活上遇到的许多事情,都让我想把当下出现的感受和想法给记录下来。

以前会觉得:啊,这些感受和想法也没什么特别吧,可能过多几天,那感受和想法又不一样了,那当时写下来又有什么意思。

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

一首歌,不管多么好听,你第一次听到时,所感受到的那股震撼感,一定是最强烈的。

当下的感觉,是多么的珍贵。因为那是只属于“那一个当下”的感受,很可能一个转身,就把它给忘记了。

请好好享受每一个当下。

🍵

053 : 【一起看电影】003 -《心之谷》

【一起看电影】003 :
《心之谷》/《侧耳倾听》/《梦幻街少女》

这一部1995年出自吉力卜工作室的电影,导演是近藤喜文(不是所有吉力卜电影都出自宫崎骏)。明明只是一部以前90年代少年少女爱与成长的动画电影,我却被感动到哭得稀里哇啦。

看完后,那首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曲Country Roads,一直盘旋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对于这部电影,我在之前是完全没印象。只是有一天偶然在脸书上,看到男女主角还有一群老爷爷在一起开心合奏着的那段影片。那段影片里,他们欢乐地演奏并投入在音乐里的表情,以及轻松愉快的音乐旋律,就此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合奏的,就是那首Country Roads。但我那时并不知道,那段影片是出自于这部电影。

就在前阵子,我的Youtube上出现了这部电影的解说影片,看见那男女主角的身影,就立马点开来看。不懂是阿成说电影说得太感人,还是这部电影正好击中我的点,我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哭了。当场决定找这部电影的完整版来看。

只想知道剧情的欢迎看这个电影解说 👉《阿成漫漫看|侧耳倾听》
.

我很喜欢吉力卜工作室的电影。

电影里的主角们,像是《千与千寻》里的千寻、《霍尔的移动城堡》里的苏菲、《龙猫》里的小梅,都是一些看起来如你我他般平凡的普通人,会胆怯、迷茫、弱小、自卑,但随着剧情的走向,他们逐渐成长,慢慢地做出改变,变得勇敢而善良。

这是我以前第一次看《千与千寻》时给我的感觉。在胆小又什么事都不会做的千寻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千寻为了白龙而鼓起勇气豁出去时,我仿佛从她身上得到了一些力量。让我觉得,或许自己也可以像她一样,从胆小懦弱,成长为勇敢善良的人。

而《心之谷》里的男主-天沢 聖司、女主-月岛 雫,也带给了我同样的感动。

-------------------------透剧防线-------------------------

不懂是不是很久没哭了,在看这部电影时,我那条感动的神经线变得很敏感,连那个古钟里的痴情国王与美丽精灵公主的故事,都让我眼眶泛泪。

不过,这部电影会让我这么感动,是因为我从小雫身上,看到了现在的自己。

如果在以前的任何时期看,我或许还没这么有感触,恰巧是现在的我看了,才会被感动得止不住眼泪。

【要从自己心里去找那块原石,经过磨练才行。那是要花一番功夫的。】

优秀又早熟的聖司早早就决定了自己的梦想,而以前一直茫然过生活的小雫,为了追上聖司,决定凭自己的努力,完成一本小说来证明自己。小雫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这本故事书,但她还是想写

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自己。不知道自己现在的选择对不对,正在做的事情有没有用,以后的结果会是怎样,但我还是想做

在小雫废寝忘食地写小说时,因为荒废了学业,而被父母询问这是怎么回事。小雫坚持地说这是她现在必须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这是她给自己的一个试炼,必须完成。

而小雫的父母,也看到了她的坚定和努力,决定放手让小雫去做她想做的事。小雫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也同样让我感动。

当小雫把完成的小说递给老爷爷时,要求老爷爷马上看完它,她迫切地希望可以听到老爷爷的评价。小雫在等待时,那不安的神色和颤抖的双手,我仿佛身同感受。

老爷爷把小说看完后,对小雫说,作品虽然不完美,但是你很努力了,只要再下功夫好好锻炼,一定会变成更好的自己。小雫听到老爷爷的肯定后,终于放下心头大石的哭了起来。我也好像和小雫同步了,和她一起掩脸痛哭。
.

【成就彼此,互相依靠,并肩成长】

电影里有两个我很喜欢的场景,一个是上面提到的,我在Youtube看到的那段合奏的场景。另一个,是两人在图书馆里安静地坐着,聖司边看书边等待小雫,对面的小雫则专注地做着自己手头上的事情。这种安静的陪伴,属于彼此的默契,让人感觉安心而温暖。

一开始是聖司注意到了经常在图书馆埋头看书的小雫。为了让小雫看见自己,聖司看了好多好多的书,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名字早一点出现在借书卡上。

而这也成功的引起了小雫的注意。后来小雫也为了追上聖司,而用尽全力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故事书。

在聖司骑着脚踏车载着小雫上斜坡,小雫打算下车时,聖司对她说:“没问题,我早就决定,要这样载着你,翻山越岭。”

看着吃力的聖司,小雫跳下车,在后面帮忙推着说:“我不要变成你的包袱,我也早就想好了,要在背后支持你。”

在电影的最后,聖司还直接向小雫求婚,小雫也开心地答应了(话说你们才15,18岁,那年代的年轻人都这样吗?)。





有一些日本电影,会给我一种岁月静好的宁静感。

没有高潮迭起的剧情,没有哗众取宠的人物与对白,只有平实谧静的生活感,有种洗净心灵的感觉,我很喜欢(或许我前世是个日本人😂)。

这部电影有两个地方深深地打动我。一个是小雫的成长,一个是聖司和小雫两人之间的爱情。

小雫因为尽力地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而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也认知到自身的不足,下定决心想再继续努力念书,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他们两人之间,这种成就彼此,互相依靠,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待在一起时让人舒心的氛围和默契,这样朴实而无华的爱情,很打动我。或许,这正符合了我的爱情观。

我们会被故事所感动,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从故事中看到了自己。

最后为你献上这首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曲:

🌱

Sunday, November 15, 2020

052 :【七日不间断挑战】006 - 每日运动三十分钟✨

【七日不间断挑战】006:
  每日运动三十分钟。成功!

这次的挑战非常成功!做的运动主要都是看Youtube跟着Coffee做以及跑步。
(一)25min Full Body Yoga Workout,5分钟 骑脚踏车
(三)全身Tabata x 3 sets,手臂运动 x 2 sets,5分钟 骑脚踏车
(四)30分钟 跑步 
(五)30分钟 跑步
(六)30分钟 跑步

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做比较激烈的运动了。平常都只是在傍晚的时候轻松地骑骑脚踏车,吹吹风,看下日落,看下别人跑步遛狗的。偶尔拿粒篮球和老友在球场玩玩投篮。现在重新做回这种“大汗叠细汗”的运动,做完后真的有种“攞我命”的感觉。

而且我第二天就选错了运动,没有留意到那是难度4.5★的运动。我在客厅做这个运动时,喊到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了。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累。

第三天的运动对我也好像太激烈了,肩膀感觉有点拉伤了,所以才连续跑了三天步。

其实在之前也有尝试跑步,但那时的身体状态因久未运动所以没什么体力,才跑个十分钟就感觉气喘如牛,跑着跑着,就变成散步了。然后接下来就没跑,转成骑脚踏车 哈哈。

但是这次的挑战,正好帮我把身体的状态给调回来了。

就在运动的第四天,我久违地选择去跑步。开始跑的十分钟,就让我感到惊讶,因为我感觉自己的状态很好,没有之前这么喘,还可以一直跑完30分钟的路程。明明才开始做了3天的运动,但我感觉身体正逐渐地恢复以前保持做运动时的状态了。

最重要的是,让我找回以前做运动时的快乐。

为什么之前不做运动了呢?

因为我有段时期,完全提不起劲做运动。尝试打开Youtube打算Yoga with Coffee,结果在做运动的过程,只感觉很累很辛苦,没办法坚持做下去。那时候感觉我的脑只是一直集中在“辛苦、累”的感觉上,才做不到10分钟,我就放弃不做了。

而现在,虽然我依然会感觉很累,肌肉很酸痛,很想爆粗。但是,我在做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像以前一样,把精神集中在“感受肌肉”上了(以前教练的声音仿佛出现了:Focus)。我现在能够好好地把注意力放在感受身体上。这个动作用到大腿的肌肉,那个动作锻炼到腹部肌肉,我在做运动时,只专心感受这些,然后3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虽然进步得很慢,但是像这样,感觉身体和精神的状态,一点一点地回来了。真的是太棒了。
.

关于跑步这回事

除了看书和看漫画,跑步是我其中一个维持了很多年的习惯。从中学就开始跑步,应该有十年了。虽然没有到想要每天跑的程度,但我还是很喜欢跑步的。

跑了这么多年,没有很专业,但我也有自己跑步的两个秘诀。

第一个,注意自己的呼吸。

跑步不求快,我们追求的是坚持跑完,慢一点没关系。让自己的呼吸保持顺畅,有一点喘,但还没到无法讲话的地步。觉得累了就跑慢点,感觉体力回来了就加快一点速度。

保持自己的节奏,别人跑多快是别人家的事,专注在自己的呼吸和节奏上。这个方法我分享了给很多朋友,感觉都蛮有效,一些不常运动的朋友,也可以慢慢地把全程给跑完。这是我在大学时的一个朋友教我的,真的是毕生受用。

第二个,有自己的专属口号。

这是我私藏的,很少告诉别人,因为有点耻度。就是边跑步,边在心里默念口号。这个方法除了可以提醒自己坚持的动力,还可以保持跑步时的节奏。

这个口号是为你自己量身定做的,主要是能激发你动力的口号,越简单明了越好。我的口号是【我要变靓,我要变索】(广东话)。够简单明了了吧,用了很多年,都没换过。“我要变靓” 吸气~ “我要变索” 呼气~ 这就是我跑步时保持自己节奏的方法(focus~)。
.

不知不觉,已经把之前想培养的习惯都挑战了,我的睡眠质素也大大改善了。所以现在,打算把要挑战的习惯目标,从“改善睡眠质素”换成“提高自我能力”

第一个“提高自我能力”的挑战,我选择了一个,不管在工作上还是在未来的进修上,都很重要的能力:

【七日不间断挑战】007:每日阅读英语文章三十分钟。


Saturday, November 14, 2020

051 :这是我做过最大的自我揭露

今天是屠妖节,
而我就在这个日子里,
做了我人生的第一次投稿。

话说事情的诱因是在昨天,
朋友share了杜韩念律师专页里的一篇90后写的文,
他说这故事好有共鸣。

我点开读了一遍,
对我倒是没什么共鸣,
不过却激发了我想投稿的念头。

因为最近杜律师的专页好像多了很多90后,
身为90后的我也开始感觉手痒,
想把自己开始写部落格的经历分享出去。
而陈老师也鼓励我试看去投稿。

但是,这对于我来说,
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不过,我想做。

所以我也决定要投稿了。

就在昨天晚上睡觉前,
我坐在书桌前把心中想传达的事情,
一一写在纸上,
当下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很直接的,把当时的心情给记录下来。

然后就在今天,
一大早就打开Microsoft Word。
我跟自己说,今天第一件要完成的事,
就是把要投的文给写好。
我用了半天的时间,
完成了接近三千字的稿。

打开杜律师的专页,
附上三千字的文,
在按下发送的那一刻,
我的手都抖起来了。

而杜律师在十分钟以内就回复我了!

这让我感觉更紧张!

确认杜律师看到了我的投稿后,
就赶紧换衣服出门跑步去了。
想说转换一下心境,
让自己别再这么紧张。

结果到了现在的晚上,
我的心还是扑通扑通地跳很快。
再加上那些响个不停的爆竹声,
更让我的心情安静不下来啊!吵死了!

呼~深呼吸~

为什么我会如此的紧张?
因为这是我做过最大的自我揭露。

我从来就很害怕把自己脆弱不堪的一面展露出来。
就连展露给身边亲近的人看,也是近两年才开始。
现在就要把自己无业在家还颓废了几个月的事情,
赤裸裸地展示在有着超过八十千人关注的专页上。
发表出来后还会有着各种各样好的不好的留言。

虽说是匿名,但一想到这些还是会让人为之汗颜。

不过,害怕归害怕,
现在的我觉得,
自己是有一班很强的后盾在的。

现在的我,就算受伤了或失败了,
也不再这么担心了。

因为只要我一回头,
就会看到一班老朋友或家人在挺着。
什么不愉快或烦恼的事情,
跟他们说一说,通常很快就可以被解决了。
严重的话,最多就再哭一哭,讨一讨拍,
就应该没事了,反正他们应该会好好安慰我。

有陪我一起骂的,
有说废话让我笑的,
有会帮我好好分析的,
有愿意仔细聆听我的。

有这么强大的后盾在,
我还害怕什么。
.

等杜律师发表后,
我就会把那篇文放在我的部落格上,
以纪念我目前最大的自我揭露。

最后,很感谢一路以来陪我走到现在的朋友们。
让我变得如此勇敢而无惧。

也很感谢这样的,
既脆弱又强大的自己。

🌻

050 :做自己想做的事

今天在脸书上看到一个让人高兴的好消息。一位朋友在身兼正职与副业的6年后,终于决定让自己自由的去追梦,摆脱打工仔的生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在大学的时候已经很强了,总是让我觉得自己好像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想得不够深入,因为他比任何人想的和做的都要多。

我看了那帖文后,当下的心中是充满感动的。因为我看到他一路以来的努力和坚持,是真的不容易。我觉得那是要抱持很强的信念,还有很高的行动力,才能做到的事情。

这样如此激励人心的故事,很适合作为我第50篇的开头。
.

我总是会被“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给触动到。

发现自己喜欢和想做的事情,然后热衷于此,努力地朝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模式。

不是只有那些“追求梦想”等级的事情可以让我感动。只要是在“努力做好自己”,“好好生活”的人,都让我感到心暖。

在周末换上全副装备一个人骑上脚车踏上旅途的安哥;
一对年过半百依然一起牵着手走路的可爱夫妇;
喜欢盆栽而把后园打理得像植物园般舒服的阿嬤;
几乎每天傍晚都会看到她在跑步的小胖妹;
为了家人努力创业每天凌晨5点起床的老板;
和小朋友讲绘本故事时整个人像在发光似的大朋友。

细心留意,周围很多都是在努力生活的人。

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喜欢或想要做什么,那就多去尝试、或多问人、或多看书。

给点时间与自己相处,听听自己的心声。遵从自己的内心,多去接触自己喜欢的或想做的事情。

你不是还不知道,只是可能还没遇到。
.

恭喜我的部落格来到了第50篇。

从今年9月1号开始写的第1篇,到今天的第50篇,这一路的转变和收获,都让我感到惊讶和心怀感激。惊讶自己身体、精神和心态上的转变,感激自己一路坚持到这里,感谢自己不放弃的努力。

每天写一篇至少100字的文。

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100字很短而已,是我自己犯贱写多多)。但当你真正做起来后,考验你的不是灵感或你的文笔,而是你的毅力和专注力。而当中的收获,却是比想象中的多更多。

我自己从这第1 - 50篇的变化和收获,以后会专门写一篇分享。
.

恭喜和祝福那位朋友,
在以后的路上可以走得更愉快。

最后送上朋友在那帖子里写的一句话,

『人生不是去成为“谁谁谁”、也不是去模仿“谁谁谁”,而是去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谁谁谁”,愿那位也在奋斗的你一起加油!』——丹尼尔。

🍻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049 :对于阅读的兴致缺缺

上个星期,因为在脸书看到一个
读书有用与无用论的留言,
而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因为对“大众对于阅读感到兴致缺缺”的原因感到好奇,
所以就随机选了几个朋友pm询问关于阅读习惯的几个问题。
(对,我就是没事找事做。)

询问调查,你本身或身边有阅读习惯的人吗?
如果有,阅读的原因/动机是?

如果不喜欢阅读,不喜欢的原因是?

虽然有些人已读不会(我记住了),
但大部分人都很好的给予回应。
有位朋友还很用心的以Point Form的方式,
把他的想法分享给我,感动。

回应的人当中,
想看书的和不想看书的人都有。

还有人直接回我说:
不喜欢。原因一个字:懒。
这是我看过最诚实的答案👍

我收集了大家的回应后,大致整理了一下大家对于阅读的想法。

对于阅读感到兴致缺缺的原因:
1. 没有时间。
2. 一个字:懒。
3. 读了之后会忘记内容。
4. 找不到阅读的原因 / 动机。
5. 太多字了(不喜欢文字类的)。
6. 除非是自己有兴趣的内容,不然没兴趣去看书。
7. 比起看书,比较喜欢把时间花在其他休闲活动上(例如户外活动、运动、看影片、玩手机等等)。

会去阅读的原因 / 动机:
1. 想增加与自身职业相关的知识。
2. 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3. 帮助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
4. 别人推荐的好书。
5. 喜欢或崇拜的作者出的书。
6. 想透过书来寻找答案。
7. 为了孩子而拿起故事书❤️。
8. 打发时间。

而大部分人呢,
虽然平时不常阅读,
但对于阅读体验都是偏向“轻松、享受”的。
就是在“享受自己的时间”的感觉。

这是让我感到最开心的一点,
原来大家都能体会到阅读的美好。

如果你一直以来都认为,
看书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那么希望你可以放松心情、无带压力的,
去享受和体验它带给你的美好。

它真的一点都不可怕。
.

阅读的好处,
稍微Google下就有一堆了,
所以我就不在这里细说了。

在我看来,其实大家都知道阅读的好,
但就是没有那个拿起书本的原因/动机。

我觉得,不选择阅读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看书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吸引力

比起其他的活动像是户外、逛街、和朋友聊天、玩手机、看影片等等,
看书给到人们的刺激,相对比较低。

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机不离手的时代,
我们随时随地,在各种各样的平台,
关注五花八门的讯息,
让你心中填满各种刺激源。

我们已经习惯了整天感受这样的刺激,
突然要你看着那平平的页面,
除了字还是字的书,
实在无法满足你那习惯了刺激的大脑。

那些有声有色的影片,
在社交媒体上与别人的互动,
那些紧张刺激的游戏,
和姐妹一起逛街吃美食聊天,
都好过让你静静坐下来看书。
(你是不是这样想)

或许是因为这样,
为了吸引更多读者看书,
近年来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作品推出了漫画版。
.

所谓的【读书】,
应该可以解读成两种意思。
一种是去上课学习专业知识的读书,
另一种就是如字面上的,拿书来读。

我认为这两种读书皆有用。
因为这两种的行为都是在【学习知识】。
不管是哪一种读书,
都可以改变你的思维、认知、心态、信念、习惯、视野、谈吐等等等……

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多太多,
虽然效果不是立即见效,
但你所学习的知识,吸收的内容,
会慢慢融入血肉,渗入骨髓,
从而成就你这个人。

至于我为什么会喜欢阅读?
有兴趣的可以看回第28篇的文字控
.

如果问你:
“玩一小时的手机和看一小时的书,哪个收获更大?”

你会回答哪一个?而你的选择又是什么?

我们的大脑都住着一只喜欢玩乐的猴子,
请尝试有意识的,控制这只猴子。

意识自己的选择,
别被本能牵着走。

📖




Thursday, November 12, 2020

048 :【记录】李崇建老师的线上讲座

昨晚终于听了“传说中”的李崇建老师的讲座。
来自台湾的阿建老师的大名已经听闻已久了,
之前一直错过老师难得来马的工作坊,
昨天终于有机会听了老师的一场线上讲座。

我是从阿建老师的《萨提尔的对话练习》这本书,开始知道老师的。

后来在Youtube上看到阿建老师的一个TEDTalk,
才第一次见识到老师的风采。
👇很推荐大家去听一听,尤其是有孩子的大人。
👇听了后,或许会让你反思自己平常与孩子的对话方式。
.

昨天讲座的题目是:
《连接孩子的小宇宙~谈亲子对话的奥秘》

过去的父母面对孩子,不用“连接”,只需“命令”。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面对孩子,不能再搬以前老一辈的那套出来用了。而且,曾经体验过的你,还会觉得以前的那一套好吗?

老师一直强调“连接”。在上面的那个TEDTalk里,老师也同样提到了“连接”。线上很多人都回答“想与孩子做连接”,但却不清楚什么是“连接”?该如何与孩子“连接”?

连接,是与对方连心,真心地走进孩子的内在。放下你对孩子的期待,带着“好奇心”与孩子展开对话。这真正做起来不容易,需要不停地练习。至于怎样做,最好是参与工作坊或是看书学习。

在这里记录几个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点:

1. 开始与孩子对话,然后取得连接,才说道理。如果一开始就对孩子说道理,孩子通常听不进去。

2. 如果用同样的方式问了孩子3次(例如:叫他关电视去做功课),孩子都没有反应,那你先反问你自己:我在做什么?这个方法有效吗?如果没有效,就是时候换方法了

3.  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也反映了大人的问题。当孩子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时,我们可以尝试看回孩子背后的大人,从大人的言行举止上或许就有答案了。

老师分享了他侄子的例子。老师的侄子一直有吃饭很慢的问题,就吃下吃下,嘴巴就停止咀嚼了。开始走神,忘了吃饭。大人提醒一句,就继续咀嚼几下,然后又停了。后来发现,侄子的父母,在平常吃饭的时候,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的(没有专心吃饭)。而在身旁的侄子,也经常吃着吃着就开始走神,没有专注在吃饭上,没有与他的食物连接。
 
4. 与孩子的连接:一来一往的互动很重要

5. 与孩子连接时,对话的基本态度:不说道理、不问为什么、不引导至自己的期待、不给答案、不解释、不给建议、前三句不说“你觉得呢?”。

可以从“为什么?” → 改成“怎么了?”“还好吗?”之类的。

6. 孩子拒绝沟通,或与你保持距离,就用表达。把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表达给对方知道(例如:我很担心你 / 我现在很难过)。

7. 大人需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好好与孩子连接。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线上参与者有很多类似的留言:我已经很累了,不想跟孩子讲话啊。/ 我都已经很生气了,没办法对孩子有好奇心。那我要怎样跟孩子连接?我该怎么办?

大人先照顾好自己的内在,去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给你的情绪一个名字,去感受自己身体的感觉,多一点与自己相处。

感受或情绪:平静/开心/兴奋/生气/焦虑/疲累/紧张/焦急/悲伤……
身体的感觉:胸闷/呼吸不顺/肩膀很紧/胃疼/颈项僵硬/喉咙很紧……

8. 大人不要贬低自己(例如:我是个笨蛋妈妈🙅、我怎么这么没用🙅、我什么都做不好🙅)。这样自己的能量会很低,经常感觉沮丧。允许自己也有做不好的时候,接受你的不完美。别自责。照顾自己的内在,也允许身边的人照顾自己。
.

以下是李崇建老师出过的教育书籍。如果没看过,老师推荐可以先看《对话的力量》或《萨提尔的对话练习》:


时代变了,你的应对变了吗?

🌱

Wednesday, November 11, 2020

047 :朋友 - 我们性格迥异,却又相互融合

我朋友不多,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群别:
家乡、大学、工作的第一间公司。

在家乡从小学中学就在一起,认识了十几年的;
在大学放飞自我时认识的,系友、一般社团友和北升友;
第一次出大城市在黑心公司工作时认识的八卦同事兼朋友;

这三个地方所认识到的朋友比较多,
所以可以拿来做分类群别。
未来或许还会增加,
像是……工作坊的课友之类的?

工作的为什么只有第一间公司呢?
因为在第二间公司太认真投入于工作了。
同事倒认识不少,
但基本上没什么在交朋友。

我这里所谓的“朋友”,
是指会在工作以外的场合,
甚至在离开该公司后,
也会想要约对方出来见见面的那种。
“同事”指的则是只因工作上的需要,
而和对方做出一定程度上的交流(交代)。

当时交到的朋友也是因为跟我同部门。
而我部门的人真的很少,
例如一开始只有我和我当时的上司。
待得久的更少,
例如当时的上司和我(算吧?)。
所以交得最深的应该就是当时的上司了 哈哈。

我朋友不多,
也就跟固定那几个比较熟。

因为在面子书上看到我和朋友的合照,
来来去去就那几个,
所以我不同群组的朋友之间也多少知道对方的存在。
像是我在和家乡老友聊天时提到某个大学朋友,
他们都会知道我在说着哪一个。

这样的感觉很奇妙。

他们明明不曾见面,
而又仿佛认识彼此,
只因隔着我个人在中间。

因为一个人,而把两个群体给连接了。
.

在我认识的朋友里面,
好像还没遇到一个和我性格比较相近的。
应该说,基本上朋友们的个性都各不相同。

严谨的、玩乐的、
心思细密的、粗枝大叶的、
在积极赚钱的、享受当下的、
想好好才做的、先做再说的、
有话直说毒辣的、说话兜大圈婉转的、
斤斤计较算准准的、落落大方无所谓的、
在工作上力求上进的、重心放在自己家庭上的、
搞投资的、搞地产的、搞保险的、
搞教育的、搞慈济的、搞面包的……

大家不但个性不一样,
抱持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都有所不同。

但我们还是可以成为朋友。

虽然有时候会因彼此的个性或观念不同,
而产生分歧,发生争论、吵架,
但我觉得这样反而很有趣。
当然前提是争论和吵完后可以言归和好。
(大家都是成年人嘛)

像是出门旅行时,
心思细密的 会提醒 粗枝大叶的 不要带漏东西,
喜欢玩乐的 可以带动气氛和化解 严谨的 古板。

朋友喜欢烘焙,我一点都不懂。
但我只需要专心诚意地享受他们的成品就好了,
不一定要和他们一起研究一起做,才叫好朋友。

朋友喜欢研究保养化妆打扮,我是真心佩服。
因为我知道,这些都需要花时间了解和亲身试验的。
我只需欣赏他们美丽的妆容,赞扬他们用心的打扮,
还有笔记他们教我的保养方法就好了。

我喜欢看书,朋友觉得还好。
我也不会觉得他们唔识货,或强迫他们看。
当他们觉得需要时,
我才介绍书或讲内容给他们听就好了。

每个人擅长和笨拙的地方都不一样,
世界上的兴趣喜好专业也有千百种。

彼此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做朋友,
才可以带对方看见世界的另一面,
有机会打开新的大门,
了解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事物。

你可能会说:
我干嘛要去了解那些和我不同世界的东西?浪费时间。

有些东西,不一定是你不喜欢或没兴趣,而没去接触。
可能是因为你不曾去接触和了解Ta,
所以你不清楚自己对Ta有没有兴趣。
.

每个人对于“朋友”,都有自己的定义。

我主要的定义是:
彼此的频率相互契合,待在一起时感觉舒服自在,就可以成为朋友了。

说“频率”会不会感觉很玄?
如果不是很明白,你就当作是彼此可以get到对方的笑点吧。😂

我从不觉得朋友之间需要个性相近才能成为好友.

我们性格迥异,却又相互融合,
这才是朋友之间最有趣的模式。

希望我们可以继续纠缠彼此,直到白头皱面。

❤️🧡💛💚💙💜


这一篇,献给我的朋友们。
.
.
.
话说这是昨天打的,但因为昨天晚上要听线上讲座,而来不及检查和发文,才会拖到今天,才不是偷懒呢。

Monday, November 9, 2020

046 :【七日不间断挑战】005 - 晚上十一点后不碰电子产品✨

【七日不间断挑战】005:
  晚上十一点后不碰电子产品。成功!

这一次的挑战结果:
(一)11.30pm
(二)11.00pm
(三)11.30pm
(四)11.10pm
(五)12.50am
(六)11.30pm
(日)1.00am

以上是我停止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而所谓的电子产品,主要是指电脑、手机和电视。那些11.30pm的都是因为写文时超出一点点时间,所以我都算是过关啦。红字的那两天,好像都是因为有事突然插进来需要去做,而导致挑战失败。不过都有5/7过关,比我当初预想的还要好啦 哈哈。

为什么是选择11.00pm这个时间呢?因为我规定自己最好在12.00am前上床睡觉,而我们入睡前需要30分钟至1小时的准备时间,让身体和头脑从一天的紧张中放松下来。所以我选择让自己在11.00pm后停止接受网络上的资讯,因为这会激活我的大脑。我的手机虽然没有关机,但我会把手机的网络关掉,而且在放下后就坚持不再拿起来。真的有事情需要用到手机或电脑的话,能等到明天早上的,就先把事情写在纸条上,等明天早上醒来才做。

这个挑战真的很好,改善了我生活上的一些毛病。

1. 做事不拖延

以前,因为感觉还有很多时间,会先滑一轮手机,刷下社交软件、看看漫画,东摸西摸的。等感觉来了,才开始去写文。现在,因为知道自己11.00pm就必须关掉电脑和手机了,所以吃完晚餐洗完碗后,就立刻打开电脑开始写文。也会给自己规定最迟9.00pm就要开始写了,不然会赶不及写完。

2. 有个标准让我安排事情的先后次序

话说我一向都很不擅长安排要做的事情的轻重急缓,每次都考虑个老半天,因为对我来说,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以前就曾因为这个问题而被之前的上司训过好几次,有时他实在看不过眼,就干脆帮我做那个事情先后次序的安排了。我就是抓不到那个诀窍啊。

现在,我可以很快就做出决定了。先做需要用到电脑和手机的事项,其他一律放11.00pm过后,或明天早上。像是洗衣晾衣、看书、整理笔记、整理书桌、伸展、和弟弟吹水……一律等11.00pm过后再去想。没有了以往的犹豫不决和拖拖拉拉。

3. 睡觉质素提高了

而最值得的一件事,就是这个了。在晚上十一点多后停止接触手机和电脑这些有着蓝光的电子产品,一上床后比平时快睡着,而且睡得很好,一大早起来还感觉精神很好,真的是一夜好眠(久违的)。
.

虽然这个习惯带来的好处是很多,但也是有让我感到难受的事情。难受不是因为刷电话看漫画的时间变少,而是听音乐的时间变少了(哭)。因为规定11.00pm后就不能碰手机了,所以也限制自己不去打开里面的App来听歌,这是让我忍得最辛苦的一件事……

不过还是很高兴自己选择了做这个挑战(难度5颗★叻),因为真的很有收获。
.

接下来的挑战,是从一位之前行动管制时,开始在持续做运动的朋友身上得来的灵感。虽然我也觉得自己是时候要来挑战这个啦。这位朋友不但手臂有了小老鼠,貌似还有一点点的腹肌(真是不甘心)。

所以这周的挑战,就是一直想要做,但从来都是“明天开始”的:

【七日不间断挑战】006:每日运动三十分钟。


045 :【一起看电影】002 -《声之形》

【一起看电影】002 :声之形》

这是一部之前看到一半的电影,所以打算重新打开来看。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声之形》是改编自同名漫画(作者:大今良时)。稍微看了一下漫画的剧情简介,和电影有些不一样,而且感觉剧情比较完整。毕竟电影因为时长的关系需要删减一些不太主要的剧情,所以看完电影后再看漫画补剧情感觉会更好(或者看完漫画才看电影)。

这是一个讲述到听觉障碍者和霸凌课题的电影。

-------------------------透剧防线-------------------------

男主 石田将也 就读的小学有一天来了一位转校生,是一名听障者的女孩 西宫硝子。后来将也在班上带头对硝子作出了各种霸凌的行为,像是在她用来和同学交流的笔记本上乱写,故意在耳边突然大喊,临头浇水,擅自摘下她的助听器跟朋友一起乱扔等等让人看不下去的行径。

硝子的助听器在转来后就被弄坏了8个,硝子那霸气十足的母亲也因此而找上了学校来。老师询问班上是否有在霸凌硝子,班上有参与霸凌行为的同学都把责任推到将也身上。将也不甘的指出其他有份霸凌的同学,但同学们都纷纷否认,最后还把班长眼镜女弄哭了。

这次事件后,将也的立场被反过来了,他在班上被其他同学排挤,还被之前一起玩的两个朋友欺负。将也重新经历之前硝子遭受过的那些欺凌对待,从霸凌者转为了被霸凌者。

遭受到同学排挤的将也,也怀着对霸凌硝子的愧疚感,而在长大至高中后选择将自己孤立,与外界隔离,无法直视同学们的脸,甚至打算自杀了断自己。但他决定在自杀前去见硝子一面,请求她的原谅。将也在手语教室遇见了硝子,和硝子重新成为朋友,也在母亲的劝阻后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

将也和硝子的重逢,也只是电影的开端,接下来的剧情我也不想着墨太多。不过看完这电影后,让我联想到之前在面子书肉蟻小姐的专页上看过的一篇文章。

“【虛擬邊緣人】無臉男,孤寂背後的兇案人間” 这文章中提到:
『日本由于重视团体合作,极度排斥「不合群的异端」,只要是不符合社会期待的人,便很容易受到排挤。而这种霸凌文化,在青少年的就学时期尤其显着。』

而日本有个「村八分」的文化,是指从日本江户时代时期开始流传的一种「共同绝交」的方式。在村庄里,一旦你被视为“麻烦”或“异类”,你的生活一切,都将无人闻问,受众人冷落,被视为空气。

比起肢体暴力的霸凌,这种冷暴力、“看不见”的霸凌方式,在日本校园中反而比较常见。被同侪排挤在社交圈子之外,成为孤立的一个人。这种对待方式让被霸凌者背负着极大的压力,而衍生出青少年成为家里蹲、拒绝上学的问题。

青少年在青春期是寻找身份认同的时期,也很容易被同侪的压力影响。在他们这个自我价值探索的过程中,如遭受到霸凌,不管是肢体上的霸凌、语言霸凌、网络霸凌、还是被无视冷落的冷暴力,不但需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和伤害,也会让他们感觉自身被否定,感觉自己毫无价值。严重的话,甚至会像将也和硝子般萌生自杀的念头。

大部分“大龄青少年”,尤其是男性,被欺负后都是选择沉默,不会向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因为他们觉得被别人欺负这件事情让人感觉羞愧,不希望自己被视为软弱无力且无法应付霸凌行为的人。这更加深了那种孤立无助的绝望感。

这些青少年并不是草莓族,也不是小题大作,而是这些行为在他们敏感的青春时期,真的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

不管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都需要家长或老师的尽早发现,并给予辅导和帮助。多关心孩子,多观察和留意到他们隐藏的不安或行为上的改变,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


参考资料:

【虛擬邊緣人】無臉男,孤寂背後的兇案人間 

犯罪邊緣人|霸凌受害者,引發震驚全日本的「津山事件」(上)

犯罪邊緣人|霸凌受害者,引發震驚全日本的「津山事件」(下)

談談日本史上最恐怖的霸凌「村八分」,不一樣的人就會慘遭集體霸凌嗎?

被霸凌致死的孩子:宁愿自杀,我都不愿意告诉父母



Friday, November 6, 2020

044 :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要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在很多心灵鸡汤文章里都会出现类似的句子,
然后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在鼓励他去追求梦想,
去追求和一般人不一样的生活,
去寻找独一无二的梦想。

但是很可惜,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大部分人,
都是平凡的一般人。
.

一个上班族,朝九晚五之余还需要经常加班。
他不想创业,喜欢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
就和大部分人一样。
这样没有错,如果他喜欢这样的生活。
也不代表他不是独一无二的特别存在。

努力上班赚钱养家糊口,
下班后和心爱的家人朋友度过悠闲的时间,
在不用上班的周末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是他的梦想,他也是在踏实的努力着。
谁说上班族或打工族就是枯燥乏味抹杀梦想的工作?

在别人眼中,他的生活或许和大部分人相同,
一点都不特别,一点都不独特。
但是他有属于自己的家庭,
有自己的丈夫/妻子,孩子,死党。
有自己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模式,
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自己的想法观点,
有自己的工作态度,
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都在造就他这个人的独特性。
.

“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不是鼓吹你去追求那些别人在追求的梦想,
而是鼓励你找出属于你自己的理想生活模式。
一个符合你心目中理想的生活。
它可以是忙碌但充实的,
或者充满挑战刺激的,
也可以是安稳和平静的。

不要觉得自己没有所谓的“梦想”,
就觉得自己很平庸,很糟糕。

“梦想”的意思也可以诠释为,
自己想过的生活,自己想做的事。

一个家庭主妇在家里打理房子照顾孩子,
只要他做得快乐满足,
觉得自己有贡献有价值,
那么他就是在实践自己的梦想。

重要的是,不管你在做什么,
只要你觉得这是你自己想要,
以自己的意志决定的,
那就OK啦。

话说如果你的父母或照顾者
一直在努力赚钱把你抚养长大的话,
那你或许就是他们梦想的其中一个成果。
.

别人在说什么都是他家的事,
毕竟他不一定了解你的独特性。

只有你自己可以赋予自己人生的意义。

🌻

Thursday, November 5, 2020

043 :“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候

你有没有过“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候?

我偶尔会有这种时候。
不一定是忧郁,
就纯粹感觉无力,不想动。
不管是脑子还是身子。

尤其是吃完晚餐洗完碗做完该做的事情后,
回到房间,躺在床上,不想动。

就像现在。

不管做什么都没有干劲,
身体感受到的重力比平时重,
脑子像一团无法成型的粘土,
无法结构性的思考,
浑身无力,只想躺着什么都不做。

不过因为设下了每日一文的目标,
就在我坐在电脑前滑手机滑掉一个小时后,
终于说服了自己,开始打下了第一行字。

我最近开始捉到诀窍了,
就是当自己不想写的时候,
就把当下的那个状态拿来当题材。

就像现在。

最近因为在执行【晚上十一点后不碰电子产品】的挑战,
虽然睡眠质素真的有提高,
但也减少了晚上享受听音乐的时刻。
所以现在感觉自己特别想戴上耳机,
什么都不做。

我把这个“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刻称为:
Do Nothing Moment。中文我翻译为“无所事事”。

自从我看了《今天我们无所事事》——Yuu & Shinn
这本书后,就特别喜欢“无所事事”这四个字。

通常遇到这种时刻,
我都会做些无目的性的事情。
像是伸展身体、听音乐、发呆、散步等等。
你要是喜欢,
也可以做像是烘焙、烹饪、种植盆栽之类的活动。

做一些让身体放松,脑袋放空的事情。

自从意识到自己是高敏感一族后,
我比以前更快察觉到自己正处于“什么都不想做”的状态,
也可以用更放松轻快的态度去应对这种情况了。

而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通常都是因为一直接收到太多外界的资讯,
或好久没有给自己放空的时刻,
也就是“无所事事”的时间。

那些滑手机、看电视、看漫画、和朋友闲聊的娱乐时间,
我不算在“无所事事”的时刻里,
因为那都是些会让我“接收资讯”的活动。
.

这种“什么都不想做”的状态,
通常睡一晚就没事了。

而现在我只想,

让房间开着盏小黄灯,
戴上耳机,躺在床上,
打开音乐,享受此刻。

希望你也能够体会到无所事事所带来的平静。

晚安

🌝

Wednesday, November 4, 2020

042 :读书 ≠ 赚钱?

今天在杜韩念律师的脸书专页里,
看到一位读者的留言,
是关于读书有用与无用论,
有一点我觉得很有趣,
所以决定写下来。

这位读者留言说,
『为什么这个年代的读书人总是让人看不起?原因就是因为钱太少,赚钱太少。』
『所以,每次都会被问,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其实,我在想,他们想要问的是,读这么多书可以赚很多钱么?因为如果说读书的其他用处,他们会说没有用。所以,倒不如下次直接问:读那么多书,可以赚很多钱么?干脆直接。』

我想,【赚很多钱】是大部分人都在追求的。
如果问他们为什么想赚很多很多钱,
通常会听到的答案是:
买车买房、买大一点的车、买大一点的房、养妻活儿、让家人生活过得好一点、提早退休唔洗Do、财务自由、去旅行环游世界……

他们真正要的,
是赚很多很多钱后,
可以做到的这些事情。
越快越好。

所以当一个人问:“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时,
那背后除了是问「读这么多书可以赚很多钱么?」之外,
还有「读这么多书,几时才能赚很多钱?

我想他们应该也认为读书是可以赚很多钱的,
但问题是,可能没有这么快。
很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后。

点等啊大佬?

房价只会越来越贵,
孩子也越来越大,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赚钱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衰老的速度,
还不能退休还要继续do,
等老了才环游世界哪来的精神体力。

所以,如果读很多书没办法很快赚到很多钱,
那sorry了,人们等不了,也没时间读书。
.

我喜欢读书,超级喜欢。

不过我身边长年喜欢读书的人不多。

有些会说太多字看了想睡,
有些会说太忙了没有时间,
有些会说没有兴趣,
有些会问为什么要读书。
(我也很想问为什么这么喜欢看抖音)

但我身边第一个接触到会主动去读书的人,
或许是我妈。

我爸妈是自己创业的,
从小到大在我眼中他们就非~常~忙碌。
但是,我还是会看到家里有几本关于:
如何处理员工问题、如何成为职场高手、如何解除工作压力、倍增财富的管道……之类的书。
(近几年变成买烹饪书了)

我妈当年也为了可以更好管理生意的账目,
而去上课学习使用电脑和会计软件。
那时她应该四十多岁。

我不知道爸妈的生意赚不赚钱与家中的那几本书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我看到的是,
即使是一个非~常~忙碌的老板,
也还是会去读书,去主动学习。

而在我眼中,他们算是成功的创业者。
.

我不是因为知道读书可以赚钱,
所以才喜欢读书。
但我知道读书的很多好处,
还有享受读书的乐趣,
所以我喜欢读书。

为什么我会知道读书有什么好处?

读书看回来的。

🍵

Tuesday, November 3, 2020

041 :困境背后的意义

你觉得很痛苦,那或许是疗愈的开始。

你感到很迷茫,那是因为你正在前进。

你遇到了困难,那代表你有在采取行动。

你觉得自己很差很没用,或许是你目前的能力跟不上你的上进心。

你生气事情无法如你所愿,或许你该学习接受不完美。

你已经疲惫得无法动弹,前进不得,那代表你是时候该停下来休息了。

你感到很抑郁,对其他人事物提不起任何兴趣,那你是时候该专注于自己,好好关注自己的内在了。
.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另一面。

学习看见每个困境背后的意义,
那或许是它所带给你的一份珍贵礼物。

🎁


Monday, November 2, 2020

040 :名字

今天来到了第40篇,我的100篇企划走了整条路的2/5。作为这个2/5的纪念,就来说说我在这部落格所用的名字由来。
.

最近在面子书上看到一位朋友改名了。其实我还蛮喜欢他之前的名字,不但朗朗上口容易记,也喜欢那名字所表达的意义。不过改名字就是希望可以转运,期盼未来可以过得更好,所以我还是会祝福他,祝福他未来,生命美满丰盛。

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改名字。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换字不换音,这种的我觉得还OK,就是改天在路上遇到了也不怕叫错名字,叫他的时候也不会有种在叫其他人的感觉。

另一种,则是改成跟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名字,这种的我就需要点时间适应了。

有的朋友就是这样,看到他在社交媒体的账号放的名字,跟我一开始认识他时所知道的名字不一样了,可是看到别人在叫他时,却依然是叫以前的名字,弄到我很混淆。

不过这种的会给人一种改头换面的感觉,就像『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了,之前的我已死,现在的我,被赐予新的名字而得以重生』。

其实我今年也才想起,我妈在我弟刚出世的那一年,也有把我们四兄弟妹的名字拿去给人算命。算命师也分别给了我们一个有着100分的名字,是“换字不换音”的那种。而我们原来的名字,其实不算太坏,也有80分。

大哥在他几年前结婚的时候,就顺势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威”⇨“玮”),可能是因为这样,所以现在我们四兄弟妹里只有大哥过着结婚生子家庭工作顺利的美满生活(100分的名字真不是盖的😂)。

听了我的分析,我妈也纷纷叫我们三个也把名字改成算命师给的那个吧。

狗弟的我还蛮喜欢,就是“梁”⇨“樑”,棟樑的“樑”。原本他一出世就是用“樑”的,可惜报名上学时,老师说这个“樑”是繁体字,叫我妈改成“梁”。就这样“梁”了二十多年。

二哥的新名字也很好,“俊”⇨“隽”。是隽永的“隽”字,不过是另一个读音(jùn)。我觉得“隽”这个字好看好听有意义还特别,给人的印象也感觉很好,比之前的好多了。

至于我,则是“嘉欣”⇨“伽俽”。算命师应该是觉得我命中缺“人”,所以给我加了两个人字旁吧。

可是,我对这个名字没有feel叻。不但少见,还感觉奇怪(乐观的说法就是特别)。不过我对“伽”这个字有印象,就是在阿嬤过世的时候,法师给我们念的经文里有看到的字。难怪这个名字给我感觉好像法号。

因为我对这个100分的名字感觉没有共鸣,没有feel,也就不想用,所以目前我还是继续用着我原来的名字。

话说我原来的名字也有80分。我觉得人生有时候不一定要满分,可能就是因为那缺掉的20分,让我的人生可以过得比较有趣?
.

因为想说不要白费算命师的一番心意,所以后来就一直在想着可以把“伽俽”这名字用在哪里。

就这样,
我把算命师给我的两个人字旁,
用在了我部落格的名字——尤伽俐叶。

PS:就是考拉喜欢吃的那个尤伽俐叶。

🌿



Sunday, November 1, 2020

039 :【七日不间断挑战】004 - 每日阅读三十分钟✨

【七日不间断挑战】004:
  每日阅读三十分钟。成功!

这一次的阅读挑战结果:
4天 阅读30分钟
2天 阅读10分钟
1天 没有阅读

所以我把这次的挑战当是成功了一半。虽然如此,我也在这次的挑战中获益良多。

在这个星期里,我成功看完了一本半的书。这两本是同时进行的,当我看腻了一本,就尝试换另一本来看。结果给我看到了一本好书,我还一口气把它给看完了,日后也会把读后感写出来。

看完了的那本是关于如何阅读的书,另一本看至一半的是针对培养好习惯的书。我就是边看这本培养习惯的书,边把书中提到的方法拿出来用的。因为在看书的同时,也在实践书中的方法,所以我其实看得很愉快。

至于为什么会挑战不成功呢,我觉得原因出在时间安排上做不好吧。因为我把要做的三件事:写文、阅读、冥想,都堆在晚上睡前的时间,导致执行的时间不足。

我写文所需的时间每每不一定,有时一小时就完成了,更多时候需要用上两至三小时。所以有时候写完了才发现时间已经很晚了,就不想再做其他事情了。就算强迫自己把要做的时间减半,像是把阅读的30分钟改成10分钟,我也因为太困而无法集中精神看书,同一页需要重复看好几次。

还有一点,我发现自己不太适合在睡前的时间进行输入的活动。像看书就是一种思想输入的活动,有时候在书中看到能激发思想的内容时,就会有点兴奋,脑中有很多想法,导致躺在床上时,会不时的起身去拿电话,把冒出来的想法给记录下来。睡前阅读反而激发了我的大脑,所以这星期都睡得不太好,不是大脑活跃睡不着,就是睡了但做梦不断。

所以,我决定尝试把阅读时间搬去早上。每天尝试早起半小时,把这段时间留给了阅读。那我晚上也没有这么多安排,可以有多一点余裕的时间好好写文。我真是太聪明了哈哈哈。这一点其实也是在打这篇文的同时想到的。

像这样写文,把思想输出,在写的过程中,想法会不断地得到整理,思维也会逐渐清晰。
.

接下来的第五个挑战,其实我觉得难度很高(我给5颗★)。但是,这次的目的为了让我可以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除了让我调好生理时钟,找回生活上的规律,也让我可以做到那早起半小时的阅读时间。所以,反正也就那七天,就决定干了!

【七日不间断挑战】005:晚上十一点后不碰电子产品。


038 :十一月 · 霜月

很快地来到了十一月,离2020年结束还有倒数60天。
一如既往的先来检讨一下【十月】的目标成果。

目标 1 :写25篇文 最后达成 :19篇

是的没错,这个月又没有达标。而且达成率只有76%,比上个月的90%低。不过以篇数来说,却是比上个月多了一篇(是我昨晚故意临时加的)。虽然没有达标,但比上个月进步一篇,是好事。最重要是不要退步,这个月继续努力。

目标 2 :七日不间断挑战 4 个 ➪ 最后达成 :2.5个

002 睡前冥想十分钟 ⇒ 成功!
003 每日喝1.5公升的白开水 ⇒ 成功!
004 每天阅读三十分钟 ⇒ 半成功!

最后的每天阅读三十分钟,没想到做起来没有预期般顺利。不过目前冥想和喝水都还有在维持着,也算不坏。

虽然十月目标大致上都没有达标,但至少有完成超过一半,也没有退步。最重要的是,我现在越来越投入和享受在更新部落格上,而且没有感觉多少压力(或许是知道没人看的缘故 XD)。接下来的十一月,会继续加油的。
.

十一月目标

目标 1 :写32篇文
我的最终目标是在2020结束前完成我的100篇文。虽然现在进度不太乐观,但如果仰起劲来追,还是追得上的。所以这个十一月,必须完成32篇,好让十二月可以赶得上进度。

目标 2 :七日不间断挑战 4 个
就是一个星期必须成功一个挑战。这个如果要做到其实不难,只是我总是什么都要做到,没有把本周挑战放在首位而导致挑战失败。

像是如果本周挑战是[阅读],但我却不想让[冥想]断掉,还把它们都排在晚上睡前做,结果有时候更完部落格已经太晚了,只能选择做一个,或两个都没有做就睡了。我也在[冥想10分钟]和[阅读30分钟]之间选择了10分钟的冥想,其实这样的想法不太对,应该先注重在[本周挑战]上选择[阅读]。如果真的没有时间或不想做,就告诉自己:只做10分钟。把门槛降低。
.

部落格已经持续更新了两个月,也来到今天的第38篇。

我从当初对更新有点“推拖”的态度,逐渐转变成现在“投入”和“享受”的状态了。脑中有越来越多新的点子想要尝试。现在甚至会想为每篇帖文配上图案,在选图、构图、选配文的过程中,甚是忘我。

所以接下来我也决定增加不同的单元,尝试不同的乐趣。除了之前的【周末看电影】单元,也打算增加一个【书评】的单元。毕竟书都看了,不写点什么未免也太可惜了。

除了电影和阅读单元,我还想把几个月前跟几位朋友的“访谈”,重新拿出来整理成文章,更新在部落格。到时可能就会把这变成另一个新的单元了。
.

以上这些想法,都是我之前一直吊在脑里想做的事情,但之前一直在拖延没有实际行动(对,我就是所谓的“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现在终于逐步成型了。我现在正一步一步的,做着一些我想做的事情。在做的当下,心情是很雀跃兴奋的。

我们不需要等集齐了所有条件,才开始去行动。
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好的时机。
立刻行动,决定一切。

这些话,我以前不敢说,因为我以前做不到。
而现在,我开始尝试去做了。

完成比完美重要。

🌱



Saturday, October 31, 2020

037 :当下的记录

“大部分人不了解的话,觉得纹身你万一后悔怎么办?它会过去,但是它是现在的一个记录。”

这是我在Youtube看到的一个影片里,一名纹身师所说的话。

小时候,可能是被大人灌输的观念,也可能是电视里所朔造的形象,让我觉得身上有刺青的人都不是什么善类。

直到现在长大了,开始学会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才逐渐对纹身保持接纳的态度。我觉得,刺青也算是一种艺术的表现,甚至有点佩服纹身师,毕竟要把漂亮的图案纹在身上,除了需要一定程度的画工和艺术天分,还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一份工作吧。

虽然现在对刺青已经没有偏见,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去纹身,但自己本身还是不敢去纹身。

一想到纹下去的图案或许会跟随自己一辈子(当然也是有办法洗掉啦),但还是会担心自己日后会感到后悔。而且我觉得既然要纹,当然要选一个对自己意义深重的图案或文字才行。而目前并没有让我有这种想法的图案或文字。

而当我看到上面那段纹身师的话后,再次改变了我对纹身的想法。然后我就google了一下关于纹身的意义,看到了以下这段话:

『具有纪念性的图案,象征着自己对生活的记录,对一段经历的回忆。 通过纹身,也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 为了亲情,为了爱情,为了感恩,纹一个对自己有意义的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纹身,是当下的一个记录。把当下的心情感受事件给记录下来,那是属于当下的,真切的,没有对与错,没有应该与不应该,只有想与不想。你想给当下的这个心情感受给留个纪念吗?那就去纹吧。

这不是跟文字很相似吗?就像我现在,当有感而发时,就透过文字,把自己当下的心情感受想法给记录下来。

不管是好心情还是坏心情,
不管这想法成熟还是幼稚,
不管那选择是对还是错的,
不管有没有人看到,
我只想把这些当下给记录下来。

这些文字,都是我成长的记录。日后当我看回去时,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进步,是不是已经有所成长。

当下的我,就是个人记录中最好的时候。
.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
我会遇到让我愿意纹在身上的刺青吧。




036 :【一起看电影】001 -《Inside Out》

一起看电影】001 :
《Inside Out》/《腦筋急轉彎》

在以前工作非常繁忙的那段时期,我都会给自己定个“周五电影之夜”,让自己对周五晚上有个期待。当自己因工作而感到疲惫或情绪低落时,想一想周五晚上可以看套好电影,就让人精神振奋,重新振作。

为自己制造生活上的各种小期待,也是一种乐趣。

最近想增加多一个单元,好让我写文可以比较多元化没有这么单调。所以决定重启之前的 “周五电影之夜”,然后在周六更新观后感想,也就是这个【周末看电影】的单元了。

昨晚在浏览各种电影选项时,这部《Inside Out》一入我眼,就决定是它了!

《Inside Out》一直都有在我的“电影清单”里,那是因为我已经从几个讲师的口中听说过这一部电影了。几乎每一次去上关于情绪的课时,这一部电影就会被搬出来,讲师们都推荐说很值得去看,所以我对这部电影蛮有期待的。

而在昨晚看完后,真的,不负众望。

我个人来说是很喜欢,觉得超好看的。因为通常动画电影的主要观众是小孩,所以这部也是一如既往的充满各种缤纷的色彩和天马行空的事物,我觉得很漂亮,看得我心情很愉快 哈哈。

上过一些情绪课后,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可能要更深一些,透过看电影来了解我们各种情绪的功用和内心的运作,不但有趣生动而且容易明瞭。

-------------------------透剧防线-------------------------

主人公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莱莉 (Riley),她的脑中有着五种情绪:快乐 (Joy)、忧愁 (Sadness)、厌恶 (Disgust)、恐惧 (Fear)、愤怒 (Anger)。而脑中的控制台通常以乐乐操控为主,因为乐乐希望莱莉可以有个充满快乐回忆的人生。

虽然快乐的情绪感觉很好,但每一个情绪都有他们各自的作用

恐惧是为了保证主人的安全,
厌恶保护主人不受生理或社交上的毒害,
愤怒让主人为不公平的事情发声,
而忧愁,则在这部电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莱莉的脑中除了有着这五种情绪,其实背后更像是一个管理记忆和思维的大工厂。

当主人经历一些超级重要的时刻特别深刻的情绪,这些会变成主人的核心记忆 (core memories),而每一个核心记忆都会塑造或强化主人的个性核心价值。这里把每种个性和核心价值以不同形式的岛来呈现,

像莱莉就有家庭岛、友谊岛、搞怪岛、诚实岛和冰棍岛。这些都是莱莉的核心价值、主要个性和最爱的兴趣。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现有的个性和核心价值,也是因为经历了一些深刻的事情而保有下来的。我觉得这一点很有趣,如果一段核心记忆对你来说是负面的,那可能会让你塑造出一个负面的个性或核心价值。但一旦你把对这段记忆的诠释和看法转变成正面,你的那个个性或核心价值,也可以随之转负成正,进而改变你的行动和思维。

像在电影里,莱莉在一场冰棍比赛中,因错过了决胜的一球而输掉了比赛,之后她感到很沮丧,觉得自己很糟糕,甚至想要放弃冰棍。但因为她坦率地表露出她伤心的情绪,引来父母和队友们的关心和打气加油。感受到来自父母和朋友们的关爱后,让莱莉重新振作起来。而这一段悲伤和快乐交汇的经历,是莱莉的其中一个核心记忆。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核心记忆都必须是快乐的。事实上很多记忆都是悲喜参半,一体多面的。如果莱莉只看到“输了比赛”、“自己很糟糕”的一面,那这就会变成一个负面的核心记忆。但最后因为自己的沮丧而感受到父母和朋友的关爱,让她这段记忆产生了正面的核心价值。

所以,悲伤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情绪。

忧忧在她感到情绪很低落的时候对乐乐说:
“哭泣能帮助我慢下来,不被生活的逆境所压垮。”

哭泣,并不是懦弱的表现。当你感觉很想哭时,或许代表你是时候该让自己慢下来缓一缓了。

不要否认你的悲伤,不要压抑你的哭泣,坦率地让它们抒发出来,不然它们会凝固在你体内久久无法散去。

如果没有什么可以让你感到开心的理由,也无需强迫自己开心起来。让你的情绪自然地呈现出来。

随着剧情的发展,莱莉的核心个性岛逐个逐个地崩塌了。

当那些代表着核心价值的岛逐个消失后,人们逐渐感受不到任何情绪,对原本在意的人事物也失去了兴趣,麻木地过生活。这里我看了瞬间有股想哭的冲动,这不是和抑郁症很相似吗?

还有一个让我感动到哭出来的一幕,就是最后冰棒 (Bing Bong) 牺牲自己,让自己消失在底下的记忆垃圾场,让乐乐一个人成功回到地面上去。(我总是受不了牺牲梗)

冰棒是莱莉小时候幻想出来的朋友,当莱莉逐渐长大后就慢慢地把冰棒给遗忘了。或许冰棒是象微着莱莉的童真,在我们长大的同时,某些东西也正慢慢地被我们给舍弃了。

故事的最后,莱莉终于坦率地说出自己因为搬家所造成的种种事:陌生的环境、与朋友的分开、父母的忽略等等而感到失落和难过,在父母面前忍不住哭了出来。莱莉的父母也终于知道了孩子不对劲的原因,蹲下来把莱莉抱在怀里安慰,一家三口就这样和解了。

而这一段记忆,也成为了莱莉的第一个悲喜一体的核心记忆,她那些崩塌了的个性岛,也重新建立回起来了。

这是悲伤和快乐一起带给她的礼物。
.

其实一开始乐乐不太认同忧忧的存在,但经历过许多事情后,乐乐才发现忧忧的重要性,所以才在最后的那一幕,把情绪控制台交给忧忧操控。而忧忧也邀请乐乐和她一起按下了情绪的按钮,从而产生那颗悲喜一体的核心记忆。

当你承认了悲伤的存在,事情反而被解决了。



Friday, October 30, 2020

035 :举手的勇气

我从小就特别害怕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不喜欢被人关注,别人投过来的视线感觉刺人,让我浑身不自在。所以举手发言这件事,对我来说,难度极高。

还记得在幼稚园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说前十名的同学可以得到一块巧克力。而那一次刚好因总分一样,而有两个第十名,其中一个就是我。

老师依名次把同学逐个叫去前面,领取自己的巧克力,而叫到另一位第十名的同学时,我已经坐立不安,做好随时起身走去前面的准备了。当那名同学拿了巧克力,转身走回座位时,我也站了起来准备走出去。

结果这个时候,老师用一副已经结束了的语气,说我们要开始上课了。

我顿时傻眼,身体僵直地站在自己的座位不知所措。
“是我记错了吗?其实我是第十一名?”
“还是老师忘记了有两个第十名?”
“可是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话啊。”
“要举手问老师吗?可是我很矮声音很小又没什么存在感,老师会不会发现不到我在讲话?像现在我站着了也好像没有被发现。”
“很可能真的是我记错了,也可能是我误解了老师的意思,老师可能只准备了十个巧克力所以没有叫我的名字。”
“那我现在是要坐回下来?那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很奇怪,怎么突然站起来了?”
“如果我坐下来然后被其他人问到怎么站起来了,我应该回答他什么?”

在短短的几秒中,我脑中的小剧场如旋风般卷起。最后我只好假假走到那名刚拿到巧克力的第十名同学那里。我们是朋友,我蹲在他身旁小声地说:
“哇恭喜啊你拿到了巧克力耶。”
“可以给我看看是什么巧克力吗?”
“哦,没事我就走过来看看。”

然后我就默默地坐回自己的座位,佯装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上课。到最后我都没有勇气走去问老师“我也是第十名可是为什么没有叫我名字拿取巧克力”的事情。
.

像是中小学时期的那种,被老师点名站起来回答问题,或是班上全部同学轮流站起来念文章,或是站在班前做呈现报告,这些都让我感到极度紧张。

以前在课堂上,老师发问问题时,就算我知道答案,我也只会静静地坐在那儿,仿佛事不关己。反正总会有其他人回答,不差我一个。就算真的没有人回答,最后老师也是会讲答案的,那我干嘛还要举手作答。我才不想受众人瞩目。

我当时心里都是这么想的。直到有一次我遇到了个特别麻烦的老师……

小学时期我的数学和科学很好,每次校内的数学科学比赛,前三名里我算是固定班底了。有时候班上没有人答对的问题,我都能答对(骄傲)。

然后事情就发生在一堂科学课上。

我们的科学老师,是个怪人(大家都这么觉得)。喜怒不形于色,不按牌理出牌,让人捉摸不透。

有一次课程教到全球暖化的部分,然后这位科学老师提到有个让全球暖化的效应,问我们那叫什么效应。老师问完后,班上如往常一样,全场鸦雀无声。

“没有人要回答吗?那你们就逐个站起来回答,答对的就坐下,答不到的就继续站着,直到有人答对为止。来,从前面最旁边的那个人开始。”全班顿时哗然一片。

哇老,你也太狠了吧。我心里默默想着。

其实我一听问题,心中就已经有个答案了。不过我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不确定这个答案对不对,也不敢举手回答。当时心里想着:连我都会了,班上的那些“精英”应该也会吧,等他们回答就好了。所以当轮到我的时候,我也跟着班上其他同学一样,摇着头说不会。

结果班上全部人轮了一回,没有一个人答对,全班就这样站着。

大部分同学,包括那些我眼中的“精英”,都只是摇头说不会,连尝试回答都没有。

但是当中只有一个人,很勇敢的尝试了回答。那是我们班上成绩经常最后一名,也经常没有做功课,在老师眼中是个问题学生的 Y同学。

“温度效应!”轮到他时,他大声的回答说。

“错,不过只差一个字。还有人要试吗?”

“哎呀好可惜啊,就差一个字。”Y同学惋惜地说。我看他好像还想继续尝试,一点尝试失败的沮丧都没有。

科学老师悠哉悠哉地在班上边走边环视全班。然后他停在我旁边,用余光看了我一眼,继续问道:“没有人要试吗?那你们就一直站到下课吧。”

那瞬间,我严重怀疑他已经看穿了我知道答案这一点。

当知道Y同学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只相差一个字时,我心中已经确定我的答案是对的了。所以在老师站在我旁边不停施压的情况下,我硬着头皮把手举起来:

“我试试,是『温室效应』吗。”

“答对了!全班可以坐下了。”

“哇你好厉害啊,你怎么知道的?”班上顿时吵杂声四起。

其实我也只是曾经在一个报纸或刊物上读过关于全球暖化的文章,所以才知道『温室效应』这个词,并没有多厉害。

真正让我觉得厉害的,是那位明明不知道答案,但还是勇敢举手尝试,就算失败了也折而不饶的Y同学。

跟班上那些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相比,
跟这个知道答案却不敢回答的我相比,
他优秀得多了。
.

这是发生在我五或六年级时的事情,事隔多年,我依旧印象深刻。

因为这件事,让我时时提醒自己,

不要单凭成就去评论一个人,

也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

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

034 :对疗愈的渴望

“你那时买的耳机还有在用吗?”那天狗弟突然问起。

咦?

“最近都没有在用诶,我甚至忘记了它的存在。”我惊讶地回答。

那是我用RM175买的Sony Extra Bass头戴式耳机,
是我今年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我当时才察觉到,
最近自己听音乐的频率减少了。
以往那听着音乐才能入睡的日子,
仿佛是一场梦。
.

我之前有一段时期,
努力的尝试各种自我疗愈的方法。
跑步、阅读、画画、伸展、衍纸手作、
散步、音乐、写字、瑜伽、电影……
还想过要做一个“100种疗愈方法”的企划。
凡是觉得能让自己感觉疗愈的事情都想去做。

为什么?因为我渴望疗愈,我需要疗愈。好减轻我的痛苦,就算只有一点点也好。

而其中我感觉疗愈效果最好的,
就是听音乐。

那阵子我的睡眠质量很差,
有时彻夜作梦,仿佛没睡过;
有时会失眠,眼光光到天亮。
行动管制期间也让我的情况变严重。

我过着每晚睡前都必须听音乐的日子,
有时甚至需要听着音乐才能入睡。
我还在Youtube弄了个专属于自己的疗愈歌单,
每晚睡前听的。

周深吴青峰徐佳莹的声音很疗愈,
华晨宇演绎歌曲的意境让人动容,
阿信毛不易的歌词很戳心,
八三夭的音乐很让人振奋,
米津玄师的音乐让人感动,
五月天的音乐填满我的心。

听音乐的时候,有种被慰藉的感觉。
那一直停不下来的大脑只剩疗愈和感动的旋律,
可以让人暂时忽略掉那些不停冒出的各种想法。

后来还买了这个Sony耳机,
不但听音乐更带感,还有着隔音功能。
带上去的时候世界变得很安静,
仿佛与世隔绝。

可是现在,
我竟然,
把这个耳机的存在给忘了。

我也很久没有打开那个疗愈歌单了。
虽然音乐依旧有在听,
但已经不会每晚睡前听了。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
现在睡前有了写文、阅读和冥想的任务要做。
等做完后已经困到不行了。

不过最大的原因,
应该是我已经不需要这么被疗愈了。
我对“疗愈”不再如以往般渴望,
因为现在我的痛苦已经轻了很多,
甚至已经感觉不到了。
.

我现在才发现,
原来痛苦疗愈是相对的。
你感觉越痛苦,就对疗愈越渴望。
但当你对疗愈不再执着时,
或许就代表你的痛苦被抚平了。

所以现在,
我的痛苦好像被治愈了。
当想到这点的时候,
我心里充满了感动,
以及对自己的感谢。

感谢你,努力熬过来了,
感谢你,没有放弃自己。

我知道把自己拉出来的并不是音乐,
而是之前上过的课、看过的书、做过的事。
当然音乐是减轻我痛苦的其中一个良药。

话说当我提起这段痛苦的时期时,
朋友问我为什么当时不找他们,
我当时回答不出个所以然。
现在让我想起有一句话可以回答他这个问题,
那位正在烦恼该如何帮助自己亲人的朋友不妨也听听这个回答:
“有时候坚强的人需要的,或许不是你的帮助,而是你的理解。” 
.

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句话:
“痛苦是疗愈的开始。”


如果你现在感觉很痛苦,
或许,你正走在疗愈自己的路上。

所以别放弃,生命总会自己找到出路。

共勉之

🌱



Wednesday, October 28, 2020

033 :韩流日潮

今天感觉特别疲惫,
但心里却很满足,
因为今天找到一本好书。
书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者:奥野宣之

内容对我来说实在太新奇有趣了,
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关于“如何阅读”的书,
等看完后一定要分享在部落格(立flag)。
话说我书橱有不少日本作家的书,
像松浦弥太郎、村上春树、东野圭吾等等,
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
都让我很喜欢和值得学习。

因为从小一直看很多日本漫画,
所以对日本生活和传统文化有一些了解和概念,
同时也充满憧憬。
日本是我其中一个人生必去的地方,
以前一直想着等存到足够的钱,
或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就一起去日本旅行。
可现在却因为全球疫情的关系,
别说出国了,跨个州都不容易。

在我的中学时代,
韩风没有现在这么热,
电视上播放的韩剧还是华语配音叻。
那时大家比较哈日,
我还记得那段放学后冲回家追《一公升的眼泪》的日子。

直到我上了大学,
那时候韩国Running Man崛起,
韩剧也如潮水般涌进大家的圈子,
大家都纷纷转身投向 Oppa Oni 的怀抱。
我也因为对Running Man的热爱(在锡Oppa最棒),
还有垂涎韩国大叔们的样貌身材演技,
也跟着搭上了这股韩风。

那时候觉得韩剧和韩国综艺真的做得很棒。
所以我连以往一直想学的日语都遗弃了,
选外语的时候竟然选择了韩语。
(对不起因为韩国Oppa实在太香了)

现在感觉韩风还是略胜一筹,
因为我在大众书局寻找外语学习的书时,
只看到一大堆学习韩语的书(应该占了80%),
而日语只有两本,还是商务用。
(对我现在就是后悔了想回头学日语)

虽然现在连韩国漫画也开始追上来了,
但近几年我却开始重投日本的怀抱。
重新爱上日本的音乐,电影,文化(虽然还是觉得韩国大叔比较帅)。
我喜欢日本人的匠心,
还有他们音乐和电影上的细腻温暖小清新。
.

对于我来说,

如果把两者比喻为爱情,
韩流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日潮却是一段细水长流的爱情。

在年轻时尝试过 轰轰烈烈的恋爱,
到最后果然还是觉得,
细水长流的爱情 最值得慢慢品味。

🍙🍣👘🎏🎎🎐🎑

032 :姻缘

前几天那位刚恢复单身的朋友
发来了一张“大马求姻缘最灵验的庙”的图
说等疫情没这么紧张后一起去吧

以往的我一看到这样的“求姻缘”
第一反应是很抗拒的
脸部表情一定是皱着眉头一脸厌恶
所以通常这样的情况下
我会立刻回复说:“我才不想去。”

可这一次
那股抗拒感涌上来的瞬间
就被我察觉到了
我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的冰山
以及朋友发这张图背后的感受和意图后
默默地给那图一个赞
.

以前我对那些所谓的
相亲、抛柑、交友软件、亲友介绍、单身男女交友活动等等
一律很抗拒
但我并不会嘲笑或看不起那些参与的人
因为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没有对错,只是个人意愿
而且现在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把一群有着同样目的的人聚在一起
成事的效率更高

我会如此抗拒
是因为意图性太强烈了
我觉得去通过以上的管道认识对象的人
那个目的性太明显
这让我感觉不舒服

我来认识你,因为我想找个合得来的人交往

而为了找到这个“合得来”的人并且顺利交往
或许会在“认识”的过程中
为了在对方面前留下好的印象
而努力去配合对方所要的样子
或扮演大众所谓的理想形象
从而掩盖了自己的真实面貌

这样的人,可能是对方,也可能是我自己

以往的我对社交实在不太擅长
在陌生的场合认识陌生的人
我大多数是慌慌张张的无法静下心来稳定自己的状态
也因为有点不知所措
可能会下意识把“理想形象”给搬出来
把真实的自己给隐藏
而且也因为这样的社交模式特别耗电
没多久心里就会只想着赶紧结束让我回家

我前几任恋人都是在同一个朋友圈里认识后交往的
话说我真不是故意
我是那种需要对对方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才能慢慢产生倾慕之情的人
对方的性格、做事风格、待人态度、个人卫生、理念想法价值观等等
我看重的都是一些需要一定时间的接触和相处才能知晓的东西
这也是我抗拒参与那些“相亲”活动的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我比较没有安全感
我害怕在一起过后才发现原来对方并不是我所知道的那样
担心对方有着一些我无法接受的陋习、无法认同的价值观
因为我一旦进入一段感情就会投入太多
等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坎后才跳出来就太伤了
但矛盾的是很多东西都是需要在一起后才能发现
.

虽然前几段恋情都没有好结果
不过每经历一次就成长一阶
我每次都相信下一次会更好

现在的我比以前更了解和接受自己
面对事情也比较从容和坦然
我也开始思考或许我以往的择偶机制不太行
可能我需要做的是广大我的交友圈

比起以前的抗拒
现在我可以比较坦然的接受这样的事情
像是朋友说想介绍人我认识
我就当交多一个朋友,没坏处
如果朋友说陪他去交友活动
我也会考虑,感觉蛮好玩

不过目前我对于脱离单身也没有感到焦急
现在只想专心做好自己
.

如果朋友想去求姻缘,我会陪他一起去
陪他一起求个心安,安抚心中的悲伤
因为我知道他一直以来都很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组织家庭
身旁有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谁知道却没有想象中顺利
一直跨越不了那个日渐宽大的坎
最后只好选择放手

我无法说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
但我可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
真的很勇敢。

你真的很棒哦(抱一个)。

🌸




Sunday, October 25, 2020

031 :所谓的差生

在我的小学时期,老师应该是为了让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帮忙照顾成绩弱的同学,所以座位的安排通常都是一个成绩好的配一个成绩弱的组合。

我的成绩算可以,有中上吧,所以老师都安排成绩弱的同学和我一起坐。也因为这样,让我对成绩弱的学生有了不一样的见解。

我比较有印象的是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时期。

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安排了Z同学和我一起坐。Z同学是从4B班升上来5A班的,在4B班的时候应该是第一名,可是升上来5A班后却变成倒数几名的学生。

印象中,Z同学写字很慢(后来发现应该是因为他那奇怪的抓笔方式)。每一次抄黑板一定抄不完,最后都会向我借来抄。我每次都会有一种必须要拼死抄完的使命感,因为我有一个无法依赖的同桌……

Z同学说话直接有时还有点毒辣,经常怼我,我总是说不过他,让我很无奈。当初我会成为副班长也是被他点出来,后来经过班上投票结果获任后,我真的有种要被他气死的感觉(那时候我只希望能低调地过完我的上学生涯)。我质问他为什么推荐我出去,他说:“有个副班长坐在旁边,不是很方便吗。”我无言以对。

后来到了六年级还连任了副班长的职位,话说虽然一开始真的很不甘愿,但也因为做了副班长而让我经历良多。尤其像我这么内向的孩子,如果不是因为Z同学当初的“举手之劳”,我的小学生涯可能也不会这么丰富吧。

不过真正让我对Z同学改观的,是在一堂美术课后。

因为Z同学的学术成绩比较弱,所以我总是觉得他不可靠。功课不会不能问他,黑板抄不完无法跟他借。

结果有一次美术老师让我们用各种图钉钉子来构成一幅画。一向没什么艺术天分的我,只会用钉子弄成一朵花就交差了。

可坐我隔壁的那家伙,他竟然用了那些图钉钉子,构出一幅海底世界!

当Z同学把他的作品拿出来准备交上去时,我看得惊呆了。我到现在都还隐约记得上面有只在海底畅游的海龟和一堆海草,栩栩如生。美术菜鸟的我当时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的每次美术课,我都会很期待Z同学的作品。
.

我六年级的时候,换了同桌——L同学。L同学的成绩不会太差,虽然数学科学比较不擅长,但马来文很好。对我这个被级任老师在成绩册写了6年“国语不理想,有待进步”评语的人来说,可能是最理想的同桌了。

国语老师会要求我们把文章里不会的字去查字典然后写下意思。这个我最讨厌,因为单单查字典就花了我很多时间。我几乎整篇文章都写满了华语意思(马来文我真的不行)。而L同学,只需在国语课的前一节,才开始在文章上面随机地填几个华语意思当交差,而且还不需要查字典。

所以说,上帝是公平的。

每个人总会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事情。

一些成绩排名很后的学生,
可能只是分数的平均值比较低,
或者他只擅长文科却差在理科,
或许学术成绩根本不是他的领域。
.

老话一句,
我们无法要求鱼去爬树,猴子去游泳。

把孩子放在适当的位置,
去发掘他们发光的地方,
不要只看见他们的弱项,
让孩子多点发挥他们的长处。

没有所谓的差生,
只有放错位置或尚未开窍的学生。

🌻

030 :遗忘所带来的珍贵

最近我追了几年的一部漫画完结了
完结篇感动得让人流泪

我知道这只是一部漫画
但看着里面的人物都幸福的笑着
就让人忍不住心想:
“你们能幸福真是太好了(泪)。”

这好像是作者RENA的第一部漫画
一开头的画风有点简单粗糙
但如果因为画风而错过了它
那就真的走宝了

我当初也是因为看到画风不是我的菜
所以也总是闪开它不点开来看
但它却总是在排行榜上
出于好奇心,我还是点进去看了
真心感谢我的好奇心
不过这六年来读者们都陪着作者进步
作者的画工和创作也变得越来越好

这是一个关于雷神与上班族的故事
雷神因想成为人类而随机落在一个上班族的屋里
希望这个上班族可以协助祂成为人类
并教导祂关于人类的一切行为与事物

一开始看的时候
我的感想是:这是一部搞笑漫画
一位雷神为了成为人类而去学习适应人类生活
以及
一个上班族为了让住在他家的雷神适应人类生活
而搞出的各种闹剧和笑话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
漫画逐渐有着许多让人动容的部分

因为主角雷神是一位神明
所以经常说出一些很有哲理的话
让人深思和动容
另一位主角——上班族
也经常因为雷神的话而感到被救赎

上班族是一名同性恋
在和雷神相遇前
他在繁忙的城市中每天过着疲惫生活
却在教导雷神成为一名人类的过程中
重新找回了作为一名人类那最单纯的幸福快乐

这是一个互相救赎的搞笑+洋葱漫画。
.

雷游作为一位雷神,以往那几千几万年的所见所闻,那些记忆,都存在祂脑海里不曾忘记。但在和大村(上班族)一起生活,努力学习成为人类的过程中,他逐渐学会了“遗忘”。雷游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发现到的大村,惊讶地提醒他开始会“遗忘”了。大村说,这是人类的心必需的技能。

看到这里时,我心里是觉得难过的。因为对我来说,遗忘,并不是一项多好的技能。作为人类,我们无法一直记住所有的美好记忆。

结果大村却笑着对雷游说:
『有一天,当“遗忘”变成了你自然而然的机能时,即便如此,依然能够残存于你内心中的事物,才是对你而言,最宝贵的东西呢。』

我直接哭爆。

我从没想过,原来“遗忘”的作用,是让我们知道,哪些东西才是最珍贵的。那些残留在心中最宝贵的东西,才是我们最值得去珍惜的。

这是完结篇里我最喜欢的一幕。

因为遗忘,所以才显得珍贵。
.

最后,
送上雷游说过的其中我很喜欢的一段话。

『无论你再怎么羡慕,也不可能走上跟他人一样的道路。你要走的路是你自己开扩的道路,那就不要管别人,专心走自己的路,愚蠢之人啊。』——《天降雷神纏上我》

⚡👔

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029 :不让行动归零

前几天来月经的关系
整个人感觉疲惫
所以没有开电脑更文
听起来像借口

的确是借口没错

如果有心想写
可以直接写“月经的痛”为主题就好了
偷什么懒
.

因为现在挑战每天阅读30分钟
每晚睡前都天人交战
好想开Youtube看影片
好想看Dark第三季
好想刷手机耍废看漫画
可是今天还没看书……

也因为拿了月经当借口而有两天没看书了
所以昨天努力连哄带骗的硬是逼自己打开书
对,我有时候会像对待恋人般的对待自己
我是吃软不吃硬的
有时候需要好声好气地哄一哄

『乖,就打开看一页就好。』
【可是我好想开Youtube看老高。】
『那就看完书再看老高吧,好吗?』
【不能看了老高才看书吗?】
『看完老高你就吵着要睡了,所以先看书好吗,就一页,看完后真的看不下去了,才去看老高吧。』
【好吧,就一页,我也是可以忍的,我是个努力的乖宝宝。】

就这样被自己哄着去看书了
不过我自己知道
一旦打开书开始看
就不可能真的只看一页就把书盖起来的
我就是需要踏出“把书翻开”的这个第一步
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结果
才看了几页
书中就有提到了

『最辛苦的是 [ 第一步 ],只要踏出去,动机便会随之引发。』
我们的行动从 01 需要非常庞大的能量,然而从 123,却不需要这么多的力气。第一步需要最庞大的力道。

就像骑脚踏车
踏出去的第一步需要最大的勇气和力道
但只要你勇敢地大力踩下去
车子就会随之向前移动
而接下来的步伐也跟着相对轻松

『无法持续进行的人,几乎都是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 到!🙋

书上写的真的狠狠戳中我的点
我就是希望每一篇文都可以写得好写得自己满意才行
不想辜负每一个难得的灵感
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状态不好而把那些灵感给写不好
所以每次觉得自己脑袋转不过来时都不想写
“要做就做到好,不好好做就没有意义。”
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想法
而使我无法采取行动或持之以恒

『为了能够持之以恒,即使降低第一步行动的门槛,也绝对不让行动归零。』
重点在于彻底降低行动门槛,直到“很麻烦”、“害怕”、“不安”等感觉不再出现为止。

降低行动门槛,书中也称之为『婴儿步伐』
开始做一件事时,像婴儿踏出小小的一步
这小小的一步,就像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步般重要
可以一口气解决拖延、无法持续、无法付诸行动的烦恼
绝对不要让之前的行动归零

婴儿步伐可以这样用:
☆ 阅读 → 只看3页、只看5分钟
☆ 写日记 → 只写一句
☆ 做伏地挺身 → 只做一下
☆ 跑步 → 换上运动服、出门走一圈
☆ 减肥 → 吃半碗饭
☆ 整理收拾 → 只整理5分钟、只把厕所打扫干净
☆ 早上五点起床 → 比前一天早起十五分钟

像这样
把门槛降低
你还好意思不去做吗?

所以
我今天die die都上来更新了

我好棒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