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2, 2020

048 :【记录】李崇建老师的线上讲座

昨晚终于听了“传说中”的李崇建老师的讲座。
来自台湾的阿建老师的大名已经听闻已久了,
之前一直错过老师难得来马的工作坊,
昨天终于有机会听了老师的一场线上讲座。

我是从阿建老师的《萨提尔的对话练习》这本书,开始知道老师的。

后来在Youtube上看到阿建老师的一个TEDTalk,
才第一次见识到老师的风采。
👇很推荐大家去听一听,尤其是有孩子的大人。
👇听了后,或许会让你反思自己平常与孩子的对话方式。
.

昨天讲座的题目是:
《连接孩子的小宇宙~谈亲子对话的奥秘》

过去的父母面对孩子,不用“连接”,只需“命令”。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面对孩子,不能再搬以前老一辈的那套出来用了。而且,曾经体验过的你,还会觉得以前的那一套好吗?

老师一直强调“连接”。在上面的那个TEDTalk里,老师也同样提到了“连接”。线上很多人都回答“想与孩子做连接”,但却不清楚什么是“连接”?该如何与孩子“连接”?

连接,是与对方连心,真心地走进孩子的内在。放下你对孩子的期待,带着“好奇心”与孩子展开对话。这真正做起来不容易,需要不停地练习。至于怎样做,最好是参与工作坊或是看书学习。

在这里记录几个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点:

1. 开始与孩子对话,然后取得连接,才说道理。如果一开始就对孩子说道理,孩子通常听不进去。

2. 如果用同样的方式问了孩子3次(例如:叫他关电视去做功课),孩子都没有反应,那你先反问你自己:我在做什么?这个方法有效吗?如果没有效,就是时候换方法了

3.  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也反映了大人的问题。当孩子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时,我们可以尝试看回孩子背后的大人,从大人的言行举止上或许就有答案了。

老师分享了他侄子的例子。老师的侄子一直有吃饭很慢的问题,就吃下吃下,嘴巴就停止咀嚼了。开始走神,忘了吃饭。大人提醒一句,就继续咀嚼几下,然后又停了。后来发现,侄子的父母,在平常吃饭的时候,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的(没有专心吃饭)。而在身旁的侄子,也经常吃着吃着就开始走神,没有专注在吃饭上,没有与他的食物连接。
 
4. 与孩子的连接:一来一往的互动很重要

5. 与孩子连接时,对话的基本态度:不说道理、不问为什么、不引导至自己的期待、不给答案、不解释、不给建议、前三句不说“你觉得呢?”。

可以从“为什么?” → 改成“怎么了?”“还好吗?”之类的。

6. 孩子拒绝沟通,或与你保持距离,就用表达。把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表达给对方知道(例如:我很担心你 / 我现在很难过)。

7. 大人需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好好与孩子连接。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线上参与者有很多类似的留言:我已经很累了,不想跟孩子讲话啊。/ 我都已经很生气了,没办法对孩子有好奇心。那我要怎样跟孩子连接?我该怎么办?

大人先照顾好自己的内在,去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给你的情绪一个名字,去感受自己身体的感觉,多一点与自己相处。

感受或情绪:平静/开心/兴奋/生气/焦虑/疲累/紧张/焦急/悲伤……
身体的感觉:胸闷/呼吸不顺/肩膀很紧/胃疼/颈项僵硬/喉咙很紧……

8. 大人不要贬低自己(例如:我是个笨蛋妈妈🙅、我怎么这么没用🙅、我什么都做不好🙅)。这样自己的能量会很低,经常感觉沮丧。允许自己也有做不好的时候,接受你的不完美。别自责。照顾自己的内在,也允许身边的人照顾自己。
.

以下是李崇建老师出过的教育书籍。如果没看过,老师推荐可以先看《对话的力量》或《萨提尔的对话练习》:


时代变了,你的应对变了吗?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